“是的。你说过你会用某些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我们了解坎贝尔上尉的个性。”
“你们想知道什么?”
“啊,首先想知道她为什么恨她父亲?”
他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说:“可以看出,我们上次谈话后你又了解了不少事情。”
“是的,长官。森希尔女士和我一直在同周围的人交谈,每个人都告诉我们一些情况。经过这几天的调查了解,我们明白了该问什么和该问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区分开那些坏人和好人,我们把坏人抓起来。比起心理战术来,这是很简单的事。”
“你太谦虚了。”
“安为什么恨她父亲呢?”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坐回椅子里,说:“让我用这句话来开场吧。我相信将军得了一种强迫性神经紊乱症,也就是说,他自私自利,专权,不能容忍批评,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揭穿别人的问题的爱好,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竞争者和权威人士。”
“你已经描绘出了军队中90%的将军形象。那与我们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嗯,安-坎贝尔跟父亲没有很大不同,由于他们的父女关系,这并没什么不平常。于是,在一个家庭里有两个个性相似的人,一个是年长的男士,父亲,另一个是年轻的姑娘,女儿。问题就在这儿。”
“那么这个问题要上溯到她不快乐的童年了。”
“不完全是这样。开始时一切很好。安在她父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很喜欢她看到的东西,她父亲也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也很高兴。实际上,安向我描绘了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和一种与她父亲很亲近的关系。”
“后来关系变坏了吗?”
“是的,变坏了。安还是孩子的时候,她想赢得她父亲的赞许。父亲也认为他的威信不会受到威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把儿子和女儿看成了自己的影子。但是到了孩子的青春期,他们都开始看到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喜欢的特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又都是他们自身最不好的特征,但是人们往往不能客观地对待自己,并且他们开始争夺权威,开始批评对方。由于他们都无法忍受批评,他们俩实际上都很有能力,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所以矛盾就尖锐化了。”
“我们是在泛泛而谈,”我问,“还是在针对将军和坎贝尔上尉呢?”
他犹豫了一会儿,可能是出于不愿透露个人隐私的习惯。他说:“我也许说的是普遍性,但你们应该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嗯,”我回答说,“森希尔女士和我问的是个体问题,而你却只给出了一般性的回答,我们也许会弄错你的意思,我们很笨。”
“我不这么看,你们骗不了我。”
“好吧,回到正题上来吧,”我对他说,“别人告诉我们,安感觉到她是在与她父亲竞争,认识到她在父亲的那个世界内无法与他对抗,但她并没有宣布放弃,而是向他发动了一次破坏性的战役。”
“是谁告诉你的?”
“我是从一个人那儿听来的,他又是从一个心理学家那儿听来的。”
“那么,那个心理学家错了,强迫性紊乱症病人总是相信他们有能力对抗,并且是能做统帅的人。”
“这么说,这不是安恨她父亲的真实原因-?他们并不在乎碰得头破血流。”
“对,她恨她父亲的实际原因是背叛。”
“背叛?”
“是的。安-坎贝尔不会由于竞争、妒嫉和不适当的感觉对她父亲产生一种非理性的恨。他们不断增长的竞争未必是坏事。她实际上一直很爱她父亲,直到他背叛她的那一刻。这种背叛太彻底了,带来的巨大创伤几乎把她毁了。这个她最爱戴、最尊敬、最信赖的人背叛了她,伤了她的心。”他又补充说:“这样讲够具体吗?”
几秒钟的沉默之后,辛西娅向前倾着身子问道:“他怎么背叛了她?”
穆尔只是看着我们而没有回答。
辛西娅问:“他强xx她了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尔森·德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