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上班就想下班,才礼拜一就拼命期待礼拜天。学生时代对旅馆业的美丽梦想己无情地破碎,他现在变成了一位疲惫不堪的上班族,盼望假日就好比在沙漠中寻找绿洲一样。
三
山本看上了这两个人,准备慢慢“调教”他们,以使实现自己的目的。
山本、岛野、石川这三个人性格各异,工作也不相同。可是同样不受公司重用,这种疏离感促成了三人间的连带关系,使他们觉得彼此是“自己人”。
这一点很适合山本的“战略”,于是山本更加煽动他们的疏离感,助长他们的不满情绪。
通常,公司职员的最大的乐趣就是,几个要好的同事在一起聊些共同敌人的坏话。山本就利用这种心理,在众人聚集的场合,诱导大家的话题集中到对公司的不满或牢骚方面,引发同仇敌忾的情绪。
正好那个时候,东京兴起空前的旅馆热,新建旅馆如雨后春笋,同业间的生存竞争突然变得十分激烈。即使没有这种现象,一旦发展到像东洋饭店这样大规模的企业时,若还沿用传统的日本旅馆经营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追求利润及效率的原则下,职员被整得很惨。尤其他们的共同上司——吉山,对末松社长忠心耿耿,仰若泰山。他,就是挖除社长“排泄物”的那位课长。
这位勇敢的课长在社长的号令下,疯狂卖命,对部下却冷酷刻雹极力压制。尤其他把美国的那套经营学现买现卖,最近在接客部门实施“科学管理法”,对员工的压榨更是变本加厉,颇遭员工怨恨,无人不想将他除之为快。
科学管理法是美国经营家泰勒所提倡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彻底分析作业的时间与活动,将不必要的活动除掉,然后将必要的基本活动挑出来,用秒表一一测定这些活动所需的时间。
如此一来,员工上个厕所或抽一根烟的时间,都被严格地限制,工作时间便不会产生任何浪费。
吉山把这套管理法,用他自己的方式加以改良(就员工的立场来说应是变本加厉),将工作内容彻底分工,所以个人的业务范围变得非常狭隘。一个人反复不停地做同样的工作,很快就可以熟练,效率自然提高,再加以科学化的管理,就可以使工作时间充满了必要的工作。
“不管是什么样的民主主义社会,公司一定都是全体主义,没有例外。最贯彻全体主义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所谓民主主义是联系国民与国家间的关系,不是联系公司与职员间的关系,若不想干可以自由离去。”
这段话似乎已成了吉山的口头禅。所有的员工内心都很不满,可是辞职不干,是否能够立即得到同样待遇的工作,谁都没有把握。
因为大家心里有数,一起冲突,定是员工吃亏无疑,所以即使课长再尖酸,也无人敢正面反抗。在公司里,当个齿轮也好,总之求得生活安定最要紧。已经过惯了上班族的平稳生活,现在就算为了恢复自己的“人性”而提出辞呈,也不见得就有自信或勇气去开拓新的生活。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在胸中几番折腾后,更形成对上司的不满或是对某人的憎恶,同时也显露出自己的懦弱无能,浙渐被逼进无可救药的深渊。
恨不得把他杀掉,却缺乏自己动手的勇气。这时候,山本做出一个“行动”,把一项“业务上的情报”传给二位同伴。
山本所做的只有这些。
四
10月上旬的某个夜晚,东京东洋饭店十二楼的1211号房间发生了杀人事件。被杀的是该饭店的课长——吉山晴男。跟他睡在一起的大泽伸江,也被杀成重伤。
看来似在熟睡中遇害,吉山晴男左腹及左胸被开山刀所刺,因大量失血而当场死亡。大泽伸江可能是醒得早些,只有左下腹被刺伤,无生命危险,但痊愈仍须三个月。
犯人是伸江的丈夫大泽信吾。他在犯案后拿了一把长约10厘米的开山刀在现场附近徘徊的时候,被饭店的警卫逮捕。
据大泽供述,因为当场看到妻子与人私通,不由得怒火中烧,所以开了杀戒。
这是因三角关系而引发犯罪的典型案子。但是负贡审问大泽的松冈刑警,却对大浑的供词感到疑惑。大泽的犯案虽可由其本人的自述,以及其于犯案后拿着开山刀在现场附近遭到警卫的盘问而企图脱逃等事实加以确定,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大泽的犯案似乎经过周密的准备。同时,吉山原本住宿的房间就是紧邻命案现场的1212号房,尤其令人疑窦丛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森村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