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空港杀人案(39)

2025-10-09 评论

    吉村君滔滔不绝,有条不紊地例举了一个个可疑的地方,有力地反驳了委员会提出的结论报告。起初还得意扬扬的杉田一郎,听着听着,脸部表情发生了相反变化,脸色白里透青,显得十分狼狈。
    不仅仅杉田一郎,还有该委员会的其他七名委员。一个个脸色苍白,耷拉着脑袋。一个乳臭未干的公务员,就凭那么点理论知识,竟然在大庭广众的场合,面对着航空界的老前辈大放厥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在这些委员看来,无疑是一种屈辱和愤慨。
    其实,委员们个个面无人色,因理屈词穷,只能保持沉默。当然,他们决不会赞成吉村君的见解。尽管委员们嘴上不予明确表态,可心里已经认可。年轻人的反驳句句在理,确实有相当的哲理性和逻辑性。
    对于年轻人的这番“演说”,调查组不得不把“引擎空中脱离”的主张摆在议事日程上。
    尽管这样,吉村君丝毫没有大获全胜的感觉。相反却觉得全身冰凉,一种莫名的恐怖感笼罩着全身。

    1
    吉村君知道,那对可疑的眼睛一直监视着自己,并且已渐渐露出残忍的凶光。
    凶光,也许来自千代田重工业公司和亚洲重工业公司?
    一天早晨,当他走出家门上班。突然,莫名的直觉似乎在向自己发出警告。
    今天,不是去调查组事务所,而是去航空部航空管理局上班。最近几天来,尤令他关注的是,围绕事故原因而明显对立的两家企业,忽然步调一致联手检查第四引擎。委员会的检查报告,有关事故原因模棱两可;关于责任追究,轻描淡写,不涉及任何一家企业。
    “制造失事飞机的美国斯普鲁多公司,无论如何要把失事原因归罪于飞行员操作上的失误。可竞争对手、美国的库鲁萨公司则明确表态,无论扰流器异常变化引起的飞机失事,还是第四引擎在飞行中脱离造成的飞机失事,都无关紧要。
    如果把失事原因归罪于机身结构不合理,无疑有利于库鲁萨公司。对于全日航公司在新机型的选择,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尽管自己是航空部的一名普通公务员,毕竟是调查组的成员。自己的主张,对于千代田重工业公司来说,理应是最有力的声援。奇怪的是,在检查第四引擎的时候,他们竟然相互携手。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把目标对准我,企图致我于死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对第四引擎的检查?”——
    如果让我参加检查第四引擎,事故原因肯定会显山露水。事故责任,肯定与他们中间的某家企业有关。记得我反驳检查报告的时候,杉田一郎脸上的表情,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屈辱,好像有什么难言……
    “也许……?”
    他愕然无语,仰起脸望着蓝天。这……吉村君不敢再往下思索。
    “他们背后,肯定还有……”
    他的脑海里闪现出一连串可怕的疑问,可他又连忙摇摇头予以否定。
    “那……好像不太可能!”他不断否定自己。
    电车,即将进站。他挤在蜂拥而至的人群中,被前推后搡地朝着站台走去。
    电车,随闪电般的呼啸声驶入站台。新的一天工作,将随着电车的离站而开始。环视周围,几乎都是工薪阶层的上班族。脸上,还留着昨天的倦意。疲惫不堪的眼神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期盼。
    新的一天还刚开始,而个个脸上都无精打采,似乎不是去公司上班,而是在下班的回家途中。也许到傍晚时分,他们将步履蹒跚,神情颓然。仿佛在向大自然倾诉,伴随着疲倦和辛劳,总算又熬过一个漫长的白天。
    随着企业的不断集约和日益扩大,工作效率的要求迅速加码,所有标准无秩序地直线上升。在这种几乎失去正常时间标准的工作中,已很难找到人生的价值。吉村君每次在站台高峰,望着一群群脸上暗淡无光的上班族,便自然而然地把他们比作机器人。
    “与他们相比,我所从事的工作,至少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吉村君想到这里,心态上稍稍平衡了许多,不再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电车,渐渐驶到跟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森村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