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名罪犯(36)

2025-10-09 评论

    推断:没有付款。出租车司机未到警察局报案,因为他开车拉客属正常业务,而且是把病人送进一家人所共知的诊所。六月六号之后埃内斯科没有离开巴黎。在有女客在场的情况下来一位陌生来访者,这种解释不合情理。
    案子结了。玛丽雅·勒贝斯克得到十万法郎的补偿,在蒙特马高地开了一家小裁缝铺。
    她肯定采取了某些措施,因为没有人知道她身上什么地方受过伤。

    弗罗日先生对犯罪嫌疑人读的来自德国埃姆登市警方报告是这样的:“奥托·姆雷,一八八九年出生于威廉港一个小职员家庭。十六岁开始为埃姆登一名牙医当助手。兵役期满后娶了比他年长十岁、名叫法尔康的女子为妻。他在埃姆登拥有一套舒适的公寓。他发明了一种能制作假牙齿的水泥材料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之后,与妻子和一名女仆一起共同制作水泥假牙。
    “他在战争爆发时已拥有四五项专利,其中一项是自动调节的注射器。后来他应征上了前线。一九一五年任职于科隆一家医院。
    “一九一九年因着少校军服在汉堡被捕。离婚后娶了原歌舞厅舞女埃莲娜·什拉姆为妻,“回到埃姆登后借了债,试图重整旗鼓,重操旧业。
    “一九二八年倒闭。和妻子一起住进一家收容所。似乎没有生活来源。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七日申请护照独自一人前往巴黎。”
    巴黎警方侦缉队送来的报告也不无特色:“奥托·姆雷于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七日下榻于三角洲广场的三角洲旅馆,自称工程师。他总是身着一件破旧的皮袄,第一周按期付了房费。第二周让旅馆老板等了三天,并宣布说要成交一笔大买卖。
    “向楼层服务员打听有关在巴黎非法交易可卡因之事。十一月十六日,在蒙特马高地一家酒吧试图兜售十克可卡因。酒吧的侍者怕他是警方耳目,加以拒绝。
    “三天后姆雷又来到这家酒吧,试图低价销售毒品。买卖没有做成。
    “造访定居在法国的两三个德国人,其中一个是牙科医生,向他们介绍一项新专利,试图骗取巨款。遭拒绝。
    “后来又对其中一位拜访了五次,向他借了二百法郎。
    “试图到一家大型饭店任口语翻译。房租一拖再拖。旅店老板认为他有时整天无钱吃饭。
    “他每周到奥特级尔街两三次,那里住着他一个威廉港时的老同学,名叫海尔莫特’卡尔。卡尔拥有一个小店铺,专营小商品,诸如铅笔盒、廉价自来水笔、硬橡胶之类的小玩意儿,象牙和琥珀仿制品等……“海尔莫特·卡尔,一九一一年加入法国国籍,现年五十岁,孤身一人。他在奥特维尔街的住所分成两部分:前面一部分做店铺,后面是狭窄的住处。
    “卡尔在附近一家饭馆就餐。他雇佣的伙计下午六点下班离店。当晚上店铺的百叶窗落下之后,经常一人留下结算一天的账目。
    “尽管店铺看上去规模不大,店铺主人的生活也很简朴,但对其账簿查阅结果发现,卡尔的生意十分兴拢“店铺雇员是法国人。他曾多次听到奥托·姆雷坚持向卡尔借钱。有一天甚至毛遂自荐,要为卡尔当搬运工,或者到外地为其进货。在姆雷的旧皮袄里发现的沙子只能来自图尔内尔码头,那一带自十一月二十六日起每天有一只驳船卸沙子。”
    姆雷个子很高,剃光头,眉毛又浓又乱,目光冷峻。他并不肥胖,但从其身上那种显得过于肥大的衣服看来,他肯定最近瘦了许多。
    他的脸刮得不干净,脸色发灰。身上穿的还是那件旧皮袄,里边套着一个赛联络假领,领带打在假领子上。
    “总之,”弗罗日先生把材料一推,对犯罪嫌疑人说,“您一生都在挖空心思发财致富。”
    “我原来有时很有钱……”
    “不错!您的第一任妻子带给您很多钱!现在请您告诉我,十一月二十七日晚上六点以后您都干了些什么?”
    “我先去看电影,然后就在三角洲旅馆睡觉了。”
    “凌晨三点睡觉……”
    “不,半夜十二点过一点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治·西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