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名罪犯(38)

2025-10-09 评论

    “因为我答应过卡尔离开法国。”
    “因为您知道火车开出的时间……那是惟一一趟从科隆转向布莱梅和埃姆登方向的火车……”“我忘记了。”
    “在案发现场未能获取杀人犯的指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杀人凶手没有戴橡胶手套。他把所有自己触及到的地方和物品都仔细地擦过了。这最少需要一个多钟头的时间。”
    “我没有任何理由杀害卡尔,我是无辜的。”
    “在您的皮袄上发现了海滩的沙子。从十一月十三号起,在土尔耐勒码头卸的就是这种沙子。您何时去过那里?”
    “被捕前一周,好像是个星期一,十七号前后。我曾想自杀。我看着来往船只,在一块石头上呆坐了很长时间。”
    “案发那天夜里,您没有去过土尔耐勒码头?”
    “没有。我去看电影了。”
    “那么是第二天去的?”
    “不是!何况曾有两名侦探在午前找过我。”
    “您刚把可卡因扔进抽水马桶。”
    “因为卖不出去……”
    “您通常身上总是带着一把多用瑞土刀。它现在在哪儿?”
    “不知道。我可能把它丢了,要么被旅店服务员伤了。”
    “如果我把您放了,您去干什么?”
    “乘火车回埃姆登,巴黎我已呆够了。”
    “您的领带是谁重新缝好的?”
    “我不明白……”
    弗罗日先生用手指了指被告领带上露出的一段黑色线头。
    “是我自己……”
    “您会针线活?您房间里有针、顶针和线?”
    “和其他所有出门在外的人一样。”
    “把钱交出来……”
    姆雷的脸色一下子变黄了,眼睛变得模糊不清。他摘下领带,扔到桌上,两手抱住头。
    领带的两层布里藏着一张面值一千法郎的钞票。弗罗日先生感到已经没有必要对这个栽在他面前的人再说什么,反正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了。法官平静地在自己的记事簿上写道:证据:姆雷称案发前一周到土尔耐勒码头,而土尔耐勒码头自二十六日起才有海滩的沙子。因此可以断定,疑犯在案发当晚去过土尔耐勒码头,但他想方设法回避这一事实。然而,卡尔的铁盒子没有找到。
    推断:姆雷在被捕前一小时,在杀人罪行将被揭穿公之于众之前,扔掉手中的可卡因,因此他已经料到会有麻烦。
    承认有五百法郎借款在身,而卡尔的雇员则肯定姆雷在卡尔借给他这笔钱之后的第二天又向卡尔要钱。这是姆雷使用的转移怀疑视线的作法。首先他口袋里的钱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外他希望警方这样推理:如果他是杀人凶手,那他一定会设法把借据毁掉。
    事实:姆雷对自己要采取的行动考虑得十分周密,拿着事先写好的借条和一根棍子晚上潜入店铺,立刻给了办公桌前的卡尔一棒。他十分紧张。没有找到铁盒钥匙,于是抱着铁盒逃逸。
    逃到土尔耐勒码头后试图用那把瑞士刀把铁盒橇开。计划在杀人罪行被发现之前乘开往德国的最后一趟火车逃之天天。但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铁盒打开,结果误了火车。
    于是他急得在城里到处乱窜,猜想卡尔的雇员定会把他告发。
    当他又回到奥托维尔街时,时值半夜时分。受害人还有体温。姆勒担心他还活着,于是又补了一棒。
    然后为了逃避嫌疑,把部分钱放回原处,只给自己留下一张面值一千法郎的钞票。被捅破的铁盒扔进塞纳河。杀人犯将剩余的钱放进死者的钱夹,擦去自己留下的痕迹,关上灯后走出店门。
    为慎重起见,他一回到自己的房间便将纸币缝进领带,自认为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这是一桩既无耻又很科学的杀人罪行,凶手很平庸,但性格复杂,还有些傲慢无礼。

    第一份公文是纽约安全局寄给欧洲各国的一则启事副本,与此同时该启事还出现在美国各家报纸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治·西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