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之死(124)

2025-10-09 评论

  我直到现在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对她的话耿耿于怀,可能是因为以前我一直觉得留在家里工作是件愉快的事,没想到她却宁可我不在家吧?这也大伤我的心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才决定了接受去加州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这个建议。这么干也许太孩子气,似乎是因为她不喜欢我呆在家里,所以我就离开家,让她尝尝我不在家的滋味,尤其是直到那时,我都是认为看看好莱坞的书还可以,到那里去并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
  我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过了相当一部分,奥萨诺曾经在他书评里说过:“所有的小说家,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全是英雄——他们都必须具有圣人的信念。因为他们是在单独作战,而这个丑恶的世界对他们从来就那么苛刻,所以他们的失败多于成功;他们往往力不从心(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小说都有弱点,都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何况在这个世界里有种种意想不到的烦恼,再加上孩子的疾病、朋友的背叛、妻子的不忠等等,这一切都得抛开;他们尽管身上伤痕累累,还是得继续战斗,同时盼望着有奇迹发生,能够给自己补充新的力量。”
  我虽然不赞成他这种通俗剧似的说法,但我仿佛要抛开他所说的英雄的那种感觉却是真的,至于这是否就属于作家的典型的多愁善感,我倒不想去做深入探讨。

  莫勒马电影公司虽然只是缪斯-瓦特伯的三重文化电影制片厂的附属公司,却享有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制片自由,也有自己的一套设备,这样,伯纳德-莫勒马就完全有权拍摄他计划中要拍的电影,把约翰-墨林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便是他今年计划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莫勒马一心要做的事就是拍摄优秀的电影,这也正是最不容易办到的事,尤其是有瓦特伯的三重文化电影制片厂在后面密切地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就更难从心所欲地拍出优秀的电影来。他极其讨厌瓦特伯,人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对冤家,不过和瓦特伯这个冤家打交道也是很有趣的,而且莫勒马很佩服瓦特伯在财经和管理方面的天才,他深知作为一个电影制片商如果没有这种天才,根本不可能在好莱坞有立足之地。
  莫勒马把自己的豪华办公室安置在公司的角落里,在那儿他得对待一个比瓦特伯更令他头痛的人物,那就是杰克-郝林南。虽然此君的地位不如瓦特伯,然而基于天天都得和他打交道的原因,所以他更让人讨厌。正如莫勒马戏称的那样,如果瓦特伯是直肠癌,那么杰克-郝林南就是痔疮了。
  杰克-郝林南是一位负责公关的副总裁,每当他履行他的公关第一把手的职责时,总会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惊人的诚意。假如他请你干一件极需勇气才行的事而遇到你的拒绝,他就会热情洋溢地肯定你完全有权利拒绝,他的口头禅是:“你对我说什么都可以,我绝对不会企图说服你去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我只不过是征求你的意见而已。”这家伙最喜欢刨根问底,甚至连某人从帝国大厦往下跳后死了一个小时,他还要追问为什么那人要采取跳楼的自杀方式,他这种死死纠缠的做法最经常表现在使他的新影片能在《时代报》占有一定的篇幅上。
  但如果和老板们,比如和负责瓦特伯三重文化国际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副总裁,或者和莫勒马影片公司的墨林电影以及他自己的客户尤格-克林诺打交道时,他就坦率得多了,现在他就正在和伯纳德-莫勒马开诚布公地交谈,他知道莫勒马没有时间和他磨牙。
  郝林南说:“我们遇上麻烦事了,我认为刚拍好的那部该死的影片将是自长崎以来最大的原子弹。”
  自台尔伯格以来,莫勒马可谓电影厂里最年轻的头头了。他也习惯喜欢扮演哑巴天才的角色,只见他板着脸说:“我不知道那部电影到底怎么样,但我认为你是一派胡言,其实你真正担心的是克林诺。你要我们出大价钱,仅仅是因为那家伙决定亲自导演,所以你就想给他买保险。”
  郝林南是尤格-克林诺的私人公关代表,年薪五万美元。众所周知,克林诺是个出色的演员,同时也是个极端的自大狂,这种毛病在顶级的男女明星中,在导演中,甚至在幻想成为剧作家的女场记员中都屡见不鲜。狂妄自大病在电影界就像肺结核病在矿区那么普遍,它有传染性和破坏性,但还不至于致命。
  事实上,他们的狂妄自大也使他们变得更有趣味性,对克林诺来说尤其如此。他在银幕上充满活力的表演使他成为全世界最出名的50个男人中的一个。在他的住所挂的一幅幅新闻故事画和用红色蜡笔画的传奇故事,据说是“为了性交”,对此郝林南还用加重语气的口吻不无赞赏地说:“克林诺会和一条蛇交配!”他说这句话时的口气似乎不是在做一般的介绍,而是在讲为他的客户特意创造出来的广告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里奥·普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