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之死(130)

2025-10-09 评论

  里面有一张名单,记录着所有受过克林诺帮助的人的姓名,他们可以向人们讲述关于克林诺如何把他们从绝望的深渊中拯救出来的事迹,并说明当时他要求他们做出的唯一承诺,就是不要把他的名字公开。
  另有一张备忘录,记载着他的前妻中哪些人可以接受采访而哪些人必须回避。还有几项特别的安排:在他死的当天,就用飞机将一个前妻送到非洲去狩猎,为的是避开新闻界对她的采访;把一位美国前总统肯定克林诺非凡才华的事作为宣传中的证据;致给克拉勒-福特一封信,要求她对克林诺的逝世说些好话,这是一封由郝林南授意,用《洛杉矶时报》的信笺写的合法信件。其实郝林南已收到克拉勒-福特回信的复印件,但是他没有给克林诺看过。现在他又将此信看了一遍,里面写道:“克林诺是位有才华的演员,他曾在一些影片中有过精彩的表演,如果得到合适的角色和引导得法,他完全有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他的英年早逝使他失去了这一机会。”
  每当郝林南重读此信时,就不得不多饮一杯酒,他自己也弄不清楚更憎恨谁,到底是克拉勒-福特呢,还是约翰-墨林?郝林南一见到傲慢的作家就心烦,墨林就是这类作家中的一个。这小子算什么东西?竟敢不恭候克林诺回来合影!尽管如此,他还是有能力左右墨林命运的。至于福特则是个鞭长莫及的人物,他曾经试图发起一场运动,由影迷给她写抗议信,还运用三重文化电影制片厂的威力来迫使她丢掉饭碗,然而她实在太强大了,他扳不倒她。如今他唯有希望克林诺的运气能有转机,而且他很快就会知道结果——克林诺已经和她约会,前天晚上开始带她出去吃饭。事后克林诺肯定会打电话给他,向他汇报约会的全过程。

  我在好莱坞的最初几周,就开始觉得这里是一个“黑寡妇”王国。这种说法起码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也许是因为我心存优越感来看待这个地方。
  在蜘蛛这种动物里,“黑寡妇”可是个要吃掉配偶的家伙,交配的过程刺激了雌蜘蛛的食欲,所以雄蜘蛛往往在狂喜的最后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脑袋没了。
  有意思的是,在进化过程中,雄蜘蛛学会了弄点食物包在由它身体组织分泌的蛛丝织出来的网内,在引诱凶残的雌蜘蛛在那里贪婪地剥网觅食时,与之快速交媾后立即逃离现场。
  后来一只更发达的雄蜘蛛想出了更省事的办法,就是只要把卵石或别的什么废物织在网里就可以去行骗了。在这些伟大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又一次飞跃,就是那只雄蜘蛛摇身一变,成了好莱坞的制片人!我把自己的这一想法说给莫勒马听,他皱起眉头生气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忍不住笑了。
  “好吧,”他问我,“你会为了一只雌的而丢掉自己的脑袋吗?”
  在刚来的那段日子里,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想为了自己的成功而把别人的脚吃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电影制作的那份激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场记员、秘书、会计、摄影师、道具师、技术人员、男女演员、导演,甚至制片人都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异口同声的那句最自豪的话都是:“我制作的影片……”
  他们都自以为是艺术家。我发觉在和电影制作有关的人员中,唯一不这样说话的人就是剧作家,这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在参与改编的工作,人人都想对剧作插一手。即使是场记员也不例外,她同样会修改它一两句,那些性格演员的妻子更是积极地为自己丈夫的角色改写台词,第二天他会把改动部分带来,说他认为他的角色在这部分应该这样演。他说的当然没错,改写的部分确实最能充分表现出他的天才,却也往往最忽略了体现影片的主题。这种情况对剧作家而言最烦恼不过,人人都想插一手,自己怎么办?
  我觉得电影制作是一种极端的业余艺术爱好的形式。这形式的本身无可非议,因为它作为媒体已经够强大了,完全综合运用了摄影、服装、音乐、简单的故事情节等,也正因为它如此强大,即使没有任何艺术天才的人也能在其间创造出艺术作品来。也许这种说法太偏激了点,不过,他们起码能制造出一些他们自己感觉到很重要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电影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乐趣,也能感动人,但它们的教育意义却很小。它们对人物刻画的深度远远不如小说,无法像书本那样教会你一些东西,只可能让你感受到生活,却无法帮你理解生活。电影又是如此神奇,几乎可以给任何东西都带来一些价值。对许多人来说,它可能是一种毒品,一种软性的可卡因,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又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疗法。有谁不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记录过去的经历或者憧憬未来的景致,从而可以更有根据地热爱自己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里奥·普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