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杂种来得正好!”芒罗高叫着,端起机关枪一阵扫射。一个眼眶周围涂得红红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应声倒下。“打中了!”芒罗说道,“巫师被打死了。”他坐在座位上,等基加尼武士把那人的尸体抬走。
这时,基加尼人停止了攻击,撤退到静静的丛林之中。芒罗俯下身,看了看倒在那里的飞机驾驶员的尸体,接着又注视着舱外的丛林。
“现在会发生什么事呢?”埃利奥特问,“我们赢了吗?”
芒罗摇摇头。“他们要等待天黑。到那个时候再回来,把我们统统干掉。”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埃利奥特问道。
芒罗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知道至少24小时内他们是不可能离开飞机的。晚上他们需要进行自卫。白天,他们需要在飞机周围清出一块空地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显然是将飞机周围齐腰深的灌木丛点燃——如果他们这样做不会引爆飞机油箱里剩下的燃料。
“把火焰喷射器或者汽油罐统统找来,”芒罗对卡希加说道。接着他开始查找有关资料,以便弄清C—130运输机上油箱的位置。
罗斯靠了过来。“我们有麻烦了,是吧?”
“是的,”芒罗说道。他没有提起火山喷发的事。
“我想是我惹下的麻烦。”
“那么,你可以想个办法将功补过嘛。”芒罗说。
“我试试看吧。”她认真地说完便向机舱尾部走去。15分钟以后,她尖叫起来。
芒罗冲进客舱,举起手里的机关枪正准备开火,却看见罗斯跌坐在座位上,毫无顾忌地狂笑起来。其他人盯着她看,不知如何是好。芒罗抓住她的肩膀使劲摇。“镇静点儿!”他说道。但她还在继续不停地笑着。
卡希加站在一只印有“丙烷”字样的钢瓶旁边说道:“她看见这个东西,问还有多少。我告诉她还有六个,她就大笑起来。”
芒罗皱起眉头。这种钢瓶很大,约20立方英尺。“卡希加,他们带着丙烷钢瓶作什么?”
卡希加耸耸肩。“做饭太大了。做饭只要5或10立方英尺的钢瓶就够了。”
芒罗问:“像这样的钢瓶还有六只吗?”
“是的,头儿。还有六只。”
“那我们就有许多丙烷气了。”芒罗说道。他终于明白罗斯的计划了。这么多丙烷太有用了。芒罗也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了。他也笑起来。
埃利奥特非常恼火,说道:“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芒罗边笑边说:“这意味着……意味着事情有了转机。”
欧日财团考察队留下的闪闪发光的塑料气球被丙烷气体燃烧后产生的5万磅热空气托起,从丛林深处的地面冉冉升起,很快便升上了黑沉沉的夜空。
斟加尼人从丛林中跑出。士兵们向空中发射弓箭。苍白的弓箭射向夜空,但毕竟离气球太远了。弓箭划了个弧形落回到地面。气球终于慢慢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
气球在2000英尺上空遇上了东风。风吹着气球飞越莽莽的刚果丛林,飞越穆肯科山那冒着浓烟的红色火山口,接着飞越了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的东非大裂谷的峭壁悬崖。
气球从那里悄然飘过扎伊尔边境,飘向东南方向的肯尼亚——飘向文明世界。
烈火之地
1979年9月18日,兰德萨特三号卫星在918公里的高空用光带6(红外光谱0.7至0.8毫微米)记录了非洲中部方圆185公里的扫描图像。透过雨林上空的云层所获得的图像清楚地表明,三个月后穆肯科火山还在不断喷发。根据电脑对火山喷发物的测算,大约有6至8立方公里的烟尘进入了大气之中,2至3立方公里的熔岩流淌到穆肯科火山的两侧。当地人把穆肯科山称为“烈火之地”。
1979年10月1日,R.B.特拉维斯正式取消了“蓝色合同”。他宣布在近期不可能获得天然Ⅱb型金刚石。日本人芳贺见知的电子公司对人工镀硼的“长浦工艺”再度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美国许多公司也纷纷开始镀硼工艺的研究。预计到1984年,这项工艺将得以完善。
10月23日,卡伦·罗斯辞去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研究中心的工作,前往位于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市的美国地质研究所电子数据中心工作。她在那里不从事任何军事工作,也无需到野外作业。后来她与在该中心工作的科学家约翰·贝灵汉结了婚。
10月30日,彼得·埃利奥特向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生物系请了长假。校方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埃米不断长大成熟……使得实验室研究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埃米工程小组正式解散。大部分小组成员又随埃利奥特和埃米一起到扎伊尔的布卡马市的“人种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研究人员对埃米和其他野生猩猩的交往继续进行了实地研究。1979年11月,研究人员觉得埃米好像怀了孕,但又很难确定,因为当时埃米大部分时间和当地一个野生大猩猩群生活在一起。1980年5月,埃米失踪了。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