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现在正遭受“交响乐”的干扰。要突破干扰就必须与休斯敦进行协调——这一点她无法安排——不过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还有几个预设的通联方法。她对这些方法—一作了尝试,终于用一种叫做“间隙编码”的技术突破了干扰。(间隙编码运用的是这样的原理:密度再大的音乐也会出现持续几个微秒的间断或间隙,所以可以监测干扰信号,确定其间隙规律,然后,在其间断期突然发射信号。)
罗斯满意地看到小小的显示屏上出现了一张多彩图像——这是他们在刚果的方位图。她输入野外方位锁定信号,屏幕一闪,出现一排专为小屏幕设计的压缩文字:现场时间一方位核对;请确认地方时,1979年6月17日18时04分。她确认他们所处的地方正好刚过下午6点。当他们的现场时间一方位与公司电脑在他们出发之前进行的模拟对照后,屏幕上的线条立即拼凑起来生成一幅图像。
罗斯对坏消息已有所准备。她心算了一下,他们已落后预定时间约70多个小时,落后欧日财团也有大约20多个小时了。
他们原计划在6月7日下午2时伞降在穆肯科山山坡上,并于约36小时后,也就是6月19日中午前后到达津吉城。这些意味着他们到达考察现场要比欧日财团早近两天的时间。
然而,地对空导弹的袭击迫使他们在预定空降地点以南80英里的地方跳了伞。眼前是复杂的丛林地带。乘木筏从河上走可以加快行进速度,但即使这样最少也还要三天时间才能走完80英里的路程。
这就意味着赶在欧日财团之前到达现场已毫无指望。现在要能比他们晚24小时到达就算幸运,不要说提前48小时了。
使她吃惊的是,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现场时间—方位核定:—9小时04分干得好这就是说他们仅比预定时间落后九小时。
“这是什么意思?”芒斯看着屏幕问道。
结论只有一种可能。“一定有什么事影响了欧日财团的速度,”罗斯说。
他们看见屏幕出现如下字样:欧日财团在扎伊尔戈马机场遇到法律问题飞机上发现放射性物质运气不佳。“特拉维斯已回到休斯敦工作,”罗斯说道。她可以想象,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一定花了大价钱买通戈马机场进行栽赃。“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这九个小时的时间补上,我们还能赶在他们前面。”
“我们一定能成功!”芒罗说。
在赤道附近的落日余辉中,莫卢迪营地犹如一串耀眼的珠宝在闪闪发光——一个银灰色碟形天线,五顶银灰色圆顶帐篷,全都反射着火红的阳光。彼得·埃利奥特和埃米坐在小山顶上,眺望着在他们脚下展开的那一片热带雨林。随着夜幕降临,地面上升起轻纱般的薄雾。天越来越黑,清凉的空气中的水汽开始凝结,雨林渐渐笼罩在越来越浓的雾霭之中。
1979年6月18日
1.热带雨林
第二天早晨,他们进入了长年阴暗潮湿的刚果热带雨林。
芒罗注意到了那卷土重来的压抑感和幽闭恐怖感,以及莫名其妙的强烈困乏感。60年代他在刚果雇佣军中干的时候,就一直尽可能地避开丛林。当时的大多数战斗都是在空旷地域上进行的——在比利时的殖民城镇上,在河流两岸,在红色土路旁。没有人愿意在丛林中作战。雇佣军痛恨丛林,迷信的辛巴人也害怕丛林。当雇佣军进攻时,叛乱者常常躲进树丛,但从不深入。芒罗率领的部队也从未紧追不舍。他们只是等他们出来。
即使在60年代,丛林也还是个不可知地带,具有把摩托化战争的技术拒之门外的魔力。芒罗觉得这是不奇怪,因为人不属于丛林。这次回到丛林他并不高兴。
丛林对于过去从未到过热带雨林的埃利奥特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不是他原来想象的那样。他从来没有想到丛林会如此之大——巨大的树木巍然高耸,树干粗如房舍,树根粗壮弯曲,上面长满了苦藓。在大树下的宽敞空间里走动犹如置身于又黑又暗的大教堂之中:太阳被完全遮蔽,连照相机上的曝光读数都看不清。
丛林不像他原来想象的那么密,他们一行可以自由地穿行其间。这里的沉闷和寂静似乎独具特色—一周围除了偶尔的鸟鸣和猴叫声外,只有死一般的寂静。这里的单调也别具一格:虽然他能看见在万绿丛中有明暗之分和缠绕蔓生的藤本植物,但却几乎看不到任何花朵。偶尔见到的兰花也显得苍白,毫无生气。
他原以为每一个转弯处都有朽木枯枝、腐叶烂草,其实并非如此。脚下的地面通常是坚实的,空气中没有异味。不过这里奇热无比,在这些高大的树木下面,一切似乎都是湿漉漉的——树叶、地面、树干,包括闷热凝滞的空气本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