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惊魂(99)

2025-10-09 评论

  罗斯也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她曾经考虑过埃利奥特提出的整座城是被某种疾病所吞噬的推测。她想不太可能是外部原因。“我认为,”她说道,“对于津吉城的人来说,这里的金刚石矿已经枯竭了。”因为从宝石的角度来说,这些晶体的确已毫无价值——颜色发蓝,上面有许多杂质。
  津吉城的人们不会想到500年后的今天,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价值的石头竟会比地球上其他任何矿物质更加珍稀、更为贵重。
  “为什么这些蓝色金刚石会如此珍贵呢?”
  “它们将改变整个世界,”罗斯轻声说,“它们将会终止核时代。”
  2.以光速进行的战争
  1979年1月,在国防部高级研究所任职的富兰克林·F.马丁将军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小组委员会听证会上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比属刚果是世界上对美国军事方面的努力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国家。”马丁将军解释说,刚果,也就是现在的扎伊尔,作为“地理上的偶然因素”,40年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未来还会变得更加重要。(马丁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为争夺扎伊尔的战争要大大优先于它为争夺阿拉伯产油国的战争。”)
  二战期间,刚果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向美国运送了三批铀,用以制造轰炸日本的原子弹。到了1960年,美国不再需要铀了,而铜和钴成了重要战略物资。70年代,重点又转移到获取扎伊尔的钽、钨和锗等矿物——这些矿物对于美国半导体电子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到了80年代,“Ⅱb型蓝金刚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军事资源——而人们认为扎伊尔就有这种蓝金刚石。马丁将军认为,蓝金刚石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一种武器的速度和智能要比其破坏力显得更加重要”。
  30年来,军事思想家们对洲际弹道导弹一直是谈虎色变。但是马丁将军却说:“洲际导弹只能算作原始武器。它们在达到物理定律所设想的理论限度方面还没有起步。根据爱因斯坦物理学理论,没有任何东西的速度比每秒运行18.6万英里的光更快了。我们正在研制能达到光速的高能脉冲激光和粒子束武器系统。与这些武器系统相比,运行速度只有每小时1.7万英里的洲际弹道导弹无异于远古时代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恐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骑兵已经过时一样,很容易被消灭。”
  光速武器最适用于太空,并将首先在卫星上投入使用。马丁将军指出,早在1973年,俄罗斯曾经轻而易举地“破坏了”美国间谍卫星VV/02。1975年,休斯飞机制造公司开发了能够锁定多种目标的快速瞄准和射击的武器系统。该系统能在1秒钟内发射8束高能光束。1978年,休斯公司把该系统反应时间又缩短到50毫微秒,也就是10亿分之50秒,并将该武器系统的精度提高到在1分钟内击毁500枚导弹。这些发展预示着洲际弹道导弹即将寿终正寝。
  “在未来的冲突中,在没有体积庞大的导弹的情况下,高速小型电脑系统与核弹相比就显得重要得多了。它们的运算速度将成为决定第三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电脑速度现已成为军备竞赛的中心问题,就像百万吨级当量是20年前军备竞赛的中心问题一样。”
  “我们要从电子线路电脑系统转向光线路电脑系统,其原因就是考虑到速度——与速度最快的约瑟夫森结相比,法布雷—佩罗特干涉仪(对应于半导体干涉仪的光学干涉仪)的反应速度至少要快1000倍,能达到1微微秒(10-12秒)。”马丁将军指出,新一代的光电脑取决于是否能得到Ⅱb型硼衣蓝金刚石。
  埃利奥特立刻意识到这种光速武器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其速度之快是人所无法想象的。人类已习惯于机械化的作战模式,然而未来的战争将是一个全新意义上的机器间的对抗:在一场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的冲突中,每一个瞬间的进程都将是由机器来操纵的。
  1956年,在战略轰炸机失去往日威风的年代里,军事思想家们认为一场未来的全面核战争将持续12个小时。到1963年,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使这一进程缩短到3小时。但是,到1974年,军事理论家们预测未来战争仅持续半个小时,而这“半小时战争”的复杂性要大大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在本世纪50年代,假设美国人和苏联人同时派出自己所有的轰炸机,发射出所有的导弹,双方在空中的攻击和反击的武器的数量也不会超过1万。在第二个小时内,双方用于交战的武器总数会达到1.5万。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每秒钟就有4件武器处于作战状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