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遗嘱(35)

2025-10-09 评论

    在任何别的语言的译文中,就我所知,人们都没有改变卡夫卡行文的原来的关节。为什么法文的译者(所有人,一致地)这样做?肯定他们应当对此有一个理由。"七星"出版社的卡夫卡小说包括五百多页的注释。可是,我在其中没有找到一句提出这一理由的话。最后,关于小与大字体的看法
    卡夫卡强调让他的书用很大的字体印出。今天人们讲起这一点,大都带着面对大人物的任性所报以的微笑式的宽容。然而,这其中没有任何可以微笑的东西:卡夫卡的愿望是有道理的,合逻辑的,认真的,与他的审美观相联系,或者,更具体地讲,与他结构文章的方法相联系。
    把自己的文章分为许多小段落的作者不会去这么强调大字体:一页关节设置丰富的文字可以让人相当容易地去读。
    反之,一篇在一个无休止的段落中流去的文字却很不易读。眼睛找不到什么地方停止,休息,字行很容易"自己丢掉"。这样一篇文字,为了读起来有快乐(也就是说没有眼睛的疲劳),要求相对大的字,使得阅读自在,并可以在任何时候停下来去品味句子的美。
    我瞧着德文袖珍版的《城堡》;一个"无穷尽段落"的三十九行可怜地紧缩在小小的一页上:这是没法读的;或者仅仅可以作为信息来读;或作为文件;无论如何不可作为一篇目的在于审美认识的文字。在附录部分,四十多页中:所有卡夫卡在他的手稿中取消的部分。人们嘲笑卡夫卡要看见自己的文字用大字体印出的意愿(其理由却是完全有道理的);人们重新拾回他已经决定(为了完全有道理的审美的原因)取消的句子。这种对于作者审美意愿的漠然无视,反映的是卡夫卡作品在其死后命运的全部悲哀。

    一
    在西班牙中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之间的一个地方,两个人坐在一个小火车站的酒吧柜台边:一个美国人和一位年轻姑娘。我们对于他们一无所知,除去他们在等去马德里的火车,姑娘要去那里接受一个手术,肯定(话却从来没有说出来)是一次堕胎。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多大年纪,他们相爱或不爱,我们不知道什么理由使他们作出决定。他们的谈话,即使用非凡的精确复制出来,也不给我们任何什么去理解关于他们的动机和关于他们的过去。
    年轻姑娘颇为紧张,男人试图使她安静:"这是一个只不过让人感觉特殊的手术,吉格,这甚至不真正是一个手术。"然后:"我将和你一起去而且整个时间都将和你在一起……"然后:"过后咱们会非常好。完完全全和咱们以前一样。"
    他能感到姑娘那里哪怕最微小的厌烦,他说:"好,如果你不愿意,你就不要做。我不想你在不愿意时去做它。"最后,又是:"你要理解我不想你在不愿意时去做它。这事上我完全可以过得去如果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在姑娘的反驳后面,人们猜得出她的道德上的顾忌。眼睛瞧着风景,她说:"还说什么咱们可以有这一切。咱们可以有一切,可咱们却每天都让它更不可能。"
    男人想让她静下来:"咱们可以有一切……"
    ——不。一旦人家从你们那里拿走,它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当男人再一次向她保证手术没有危险,她说:"你可以为我做些什么吗?"
    ——为你我什么都会去做。
    ——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不出声好吗?
    男人:"但是我不愿意你去做它。这对我完全无所谓。"
    ——我要叫了。姑娘说。
    这时紧张达到最高峰。男人站起身去车站另一侧运送行李,他回来时,"你感觉好些吗?"他问。
    ——"我感觉挺好。没有问题。我感觉挺好。"这便是海明威(ERNESTHEMINGWAY)的著名短篇HILLSLIKE
    WHITEELEPHANTS——《白象般的群山》的最后的词句①。
    ————————
    ①《白象般的群山》所有被引用的对话均来自PHILIPPESOLLERS的法译文,刊登于LINEFINI(《无限》)杂志(1992年春)。——作者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