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药物引起的艾滋病,其过程也与上述差不多,不管是制药公司也好,厚生省也罢,丝毫没有总结过去教训的姿态。
尽管如此,在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中,本来就具有较高伦理道德观的人应该也不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龙满智仁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在遇害前不久,他曾自言自语地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点什么办法”,也许就暗示着这一切。
浅见的大脑里,再一次浮现出当时擦肩而过所见到的龙满。在“24小时店”里和他买同样的荞麦凉面,带着腼腆微笑的龙满,怎么看都是一个善良的人。
回想起他对着正要上车的浅见说“您也是从东京来的吧”,当时怎么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太大的忧虑,就更感觉不到杀与被杀这硝烟弥漫的推销战。
只是有一点让人不可理解,那就是上了轮渡,在客舱看电视时,从侧面看到的龙满的那张脸,那是张与先前完全不同的可怕的脸。
当时,电视正在播放女作家高野千草之死的消息。女作家当时才四十八岁,正值写作的黄金年龄。
报道说高野千草为了写作,住进了箱根的一家饭店,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当然对谁都可以说直接死因是心跳停止——总之,心肌梗塞。但是,事情发生到这一步,说不定另有其真正原因。
听浅见在轻井泽的那位作家朋友说,死去的女作家的同仁们都说她死于药害,说不定,龙满所在的公司——GREEN制药就是这起药害的元凶呢。
浅见突然紧张起来。
和往常一样,浅见又找到了每日新闻社的黑须记者,让他帮着查一下高野千草的死因以及与此相关的警方的一些消息、动态。黑须虽然满腹牢骚地说“这随便支侵入的家伙”,但仍然以极快的速度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对于高野千草之死,警方似乎采取不参与的姿态,深夜发生在饭店里的突然死亡事件,作为一种常识来考虑,当时房间里除了死者本人外,应该没有外人,如果有的话,应该是立即叫上救护车送了医院,即使是心脏已停止了跳动,作为关系人一定会这样做。
尽管如此,对遗体未做任何司法解剖,或许是由于是在医师护理的状态下死亡的吧。当然那儿有医师签名的“自然死亡”诊断书。但这仍然不能完全排除质疑。即使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考虑到饭店以及相关的人,也可能会这样去做。另外也可以认为是由于高野千草的知名度,阻止了警方的调查。
黑须说:“那只不过是没有脱离传闻的一些信息。”同时还言及到高野千草的死仍然有可能是服用药物产生剐作用引起的。
不过,这些都应该是在当时就进行了比较严密仔细的司法解剖,或者是发现了比较明显的药害证据时方才能下结论的。
问题在于目前冒出来个高野千草死于药害的传闻,是什么样的药呢?如果是GREEN制药公司的药品,那恐怕就有必要将龙满智仁被害案一并立案。然而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高野千草的“药害”与GREEN制药几乎没什么关联。即使假设与“药害”有什么牵连,成其为原因的药剂只能是德国的一家制药公司的制品,高野千草的主治医师也曾告诉过她此药的副作用,让其控制使用。不过,高野干草好像通过别的什么渠道,悄悄地弄了一些,连续服用了该药。
因此,即使那位女作家确实死于药害,那么与龙满事件也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是浅见怎么也忘不了在轮渡上所看到的龙满那张侧面的脸。当时他似乎还惊恐地叫了声“氨……这和买荞麦凉面时,与浅见相互无奈地苦笑时的表情迥然不同。那苦笑的背后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温暖,同是一个人,其前后表情的落差也实在太大。
在常隆寺安放完骨灰,开车返回,与浅见的车擦肩而过时龙满的表情,仍带有一种紧迫感。总之,以看了电视新闻报道为界线,龙满内心肯定发生了某种决定性的变化。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可能与高野干草的“药害死”毫无关系。
龙满从那则电视报道中发现了什么呢?——这个疑问一直缠绕于浅见的脑际,看的是同一画面。龙满不可能看到什么别的东西,当时的画面也就是念讣告的播音员的脸以及一小段高野干草生前的一些场景。尽管如此,龙满也许看到了或者是感觉到了一种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