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五月末,浅见从丹后出发,前往舞鹤旅行。原打算像往常一样,开“索拉”去,可为了亲身经历一下梶川寻助的那趟旅行,浅见还是决定乘新干线到京都,从那转乘山阴本线到福知山,一路追寻着梶川的足迹。
新干线一般有七成的乘车率,可十二点二十五分从京都开出的山阴本线却是空空荡荡的,下午一点半多一些到了福知山。这是一条古老建筑与现代建筑相混合的街道,静静地,像睡着了一样。天空中飘着几朵淡淡的薄云,似乎到了梅雨期。梶川寻助住的堀山旅馆离车站很近,非常方便。可旅馆非常破旧,而且很粗糙,这时候是不会有人愿意住的吧。虽然是周末,可除了浅见外,好像还没有一个客人。
旅馆老板也知道了梶川遇害的事。出事那天,舞鹤的美月馆给他来了电话。
“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人啊,怎么会遇上这种事呢?”
老板不由得大发感叹。从老板的上一辈开始,梶川就是这家旅馆的客人,究其根源的话,大概是战争时期,当他还是福知山第120号连队军士的时候,就在这家旅馆住过。
“梶川住在这的时候,有什么异样的举动吗?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发生过纠纷吗?”浅见问道。
“不,没这样的事。他跟以前一样,一个人笑眯眯地,说着‘天气终于好了’之类的话。”
因为是下午两点,离地方旅馆办理投宿登记手续的时间还早,所以梶川到达后,只是把行李寄存了一下,就离开了,直到傍晚时分才回来。
“好像每次都是这样的。”
旅馆老板说道。过去的连队本部旧址现在已经变成自卫队驻地了,可到那附近随便走走,参拜一下御灵神社,好像是梶川到福知山的必修课。
梶川晚饭是在房间里吃的,大概从六点半开始,到七点半收拾完毕。饭后,看了会儿电视,十点前上床睡觉。
“他饭后从不出去。就我所知,这十多年、将近二十年来,总是这个样子。”
似乎梶川觉得在以悼念战友为目的的旅行中,夜晚在灯红酒绿的街上闲逛不大合适。
“可是,他在舞鹤,晚上出去过的。”
“是的,是的,那件事美月馆老板也觉得很少见呢。听说梶川晚上出去,这还是头一次呢。”
浅见也模仿梶川,把行李寄存后,就到街上逛去了。
福知山市也许是因为没有遭遇过战争灾难的缘故吧,还残留着许多古老的木造房屋,最有特点的是三层楼的建筑很多,这点从堀山旅馆等很早以前就有的旅馆和饭店上,就能看出来。福知山城和御灵神社等,都有很多绿化地带,但都非常小。街道显得是那么安静而美丽。
“战争时期,这儿有个20连队和120连队吧,好像现在他们也时不时地聚在一起开个战友会。”
送浅见去自卫队驻地的出租车司机不用浅见问,就主动地给他介绍起来。可是,据旅馆老板说,梶川来福知山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为什么他不想参加战友会呢?这其中难道有什么令人伤心的往事吗?
陆上自卫队第七普通科连队福知山驻地就在原陆军步兵20连队、120连队本部旧址处,占地面积大概有一个普通大学的校园那么大,小丘上建有十栋左右的楼,仅此而已,并没有什么庄严的感觉。
正门没有步哨,在进门的左手处有一个岗亭。浅见向其出示了名片,问他四月十三日有没有一个叫“梶川寻助”的人来参观。门卫一开始很警戒,不愿意说,可当浅见告诉他梶川已经遇害,他是受梶川家人的委托前来时,门卫的态度立刻变得亲切了。
在来访者登记名册中,有梶川寻助的名字,他的来访目的是“参观史料馆”。史料馆在小丘的最高处,原为将校集会场所。门卫与那进行了一下联系,馆长表示同意。
史料馆长是一个叫林田的、长得像野猪般粗犷的男人,穿着佩有“陆军上士”领章的制服。也许是在训练中受了伤,他的脚好像有些跛。而且大概是对史料馆工作非常专心吧,他说着说着就和浅见的来访目的相脱节,热心地讲解起资料和战史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