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很好。您这张粉画很成功。”
受到了恭维,他哝哝地说:
“您认为这样?”
“是的,这是一张应当受到很高评价的精彩作品,这不是为那些画匠制作的。”
十二年来,她加强了他的高雅艺术作品倾向,反对他返回单纯现实主义,而由于世俗的雅趣,她将他略略推向了稍稍过分渲染和造作的美的概念。
她问道:
“这位王妃怎样?”
他得从各方面向她详细说明星星点点细节,这些详尽的细节满足女人妒忌敏锐的好奇心,通过她穿着打扮的要点表达出对精神领域的看法。
她猝然问道:
“她对您卖弄风骚吗?”
他笑笑并发誓没有。
于是她将两手搁在画家的两肩上,定睛地看着他。在想追问的激情下,使得嵌在蓝色虹彩中深不可测的黑色瞳孔闪烁不定,像溅在上面的两滴墨水。
她重又曼声问道:
“真是这样,她没有卖俏?”
“啊!千真万确。”
她接着说道:
“这我就更放心了。除我之外,现在您谁也爱不上了。对别的女人就算结束了,都结束了。我可怜的朋友,已经晚了。”
这种刺伤中年男人心灵的,对他年龄的议论,使他感到轻微的刺痛,有点儿伤心,于是他低声说:
“今后也如往昔。过去我生活中只有您,今后我生活中也只有您。安妮。”
她于是挽住他的胳膊朝长沙发走过去,让他坐在身旁:
“您在想什么?”
“我在找画幅的主题。”
“找到了什么呢?”
“尽管我使劲捕捉,我还是不知道。”
“这些日子您在干什么?”
他于是得向她汇报他所有的来访、宴会、晚会、谈话和争吵。他们特别相互关心这种世俗生活中种种家常琐事。小小的争吵,众所周知的或者揣测之中的男女关系,说过千次听过千次的定论等等,全使他们浮沉于这种人称为巴黎生活的动荡浊流中。他认识所有的人,混迹在形形色色的社会阶层中间,作为一个艺术家,家家户户的门都会为他敞开。她呢,是一个保守派议员的漂亮妻室;他们对这种巴黎式的语言游戏训练有素,包括精雅的、平庸的、友好而带刺的、无意义的、诙谐的,庸俗风雅的,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声誉,使得那些折服于这种饶舌语言的人十分妒忌。
“您哪天来吃饭?”她突然问道。
“您愿意哪天都行。说说您的日子吧。”
“星期五,我邀莫尔特曼公爵夫人高尔贝勒和缪塞基欧两家子视贺我的女儿回来,她今晚上会到。可是别说,这是秘密。”
“啊!真好,我同意。能看到安耐特真叫人高兴。我有三年没见到她了。”
“真是!有三年了!”
原在巴黎父母亲身边长大的安耐特,成了她外祖母帕拉廷夫人最后的热情所钟。老太太已经快瞎了,独自整年住在她女婿在欧尔地方的隆西爱宅邸里。渐渐地,老妇人越来越爱将女孩子留在她的身边。由于纪叶罗阿这一家几乎半辈子都在他们这个区域里过,而这儿不断找他们征收各种税,如农产税,选举税等等,他们终于决定将那个宁愿呆在自由自在的乡下,而不想进城市关在家里的女儿留在欧尔,只偶尔接她到巴黎来。
三年以来,她竟然没有来过巴黎一次。公爵夫人宁愿让她离得远远的,免得在她进入社交年龄到来之前启发任何新鲜喜爱。纪叶罗阿夫人给她在那儿请了两位资格完备的女老师,她自己则增加了探望母亲和女儿的次数。安耐特留居在宅邸里几乎成了那位老妇人活下去的必要条件。
从前奥利维埃-贝尔坦每年都到隆西爱过六个或者八个星期;但是三年以来风湿症将他赶到了远远的矿泉城市里,那些地方深深地激化了他对巴黎的热爱,使他一旦回来就再也不能离开。
按照常规,这个年轻的女孩子要到秋天才回来,可是她的父亲忽然起意要为她安排一桩婚事,于是将她召来,好让她立刻和他选定的未婚夫,法朗达侯爵见面。由于这件联姻一直保密,纪叶罗阿夫人只让员坦尔知道这项秘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莫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