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知道几点钟到波尔多吗?”
被问到的画家哈哝了几个字,然后又闭上了眼睛。小老头也不再坚持。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报纸,然后把它展开。上面出现了醒目的大标题:《亚森-罗平逃跑了》。小老头低声地念了起来:
“……亚森-罗平在逃跑前,向总探长加尼玛尔揭露了重要的情况。他没有杀奥利维拉,而且还提供了袭击他的人的特征……”
旅行者俯身向前,突然对此产生了兴趣。
“找到凶手了吗?”
“还没有。”小老头回答道,“不过我跟您说,找出他来是不难的。”
“我对这个案子没太注意。”这个人又说,“不过我觉得,如果亚森-罗平是清白的,那就一定是他的用人是凶手,这个安托万是在逃的……”
“可是我,”小老头说,“我不同意您的看法。如果安托万把他的主人打昏,那他随后就不会再帮他逃走。因为肯定是亚森-罗平坐着安托万驾的车逃掉的。”
“您这样认为?”
“这是无可争辩的。”
小老头如此肯定地确认,使得画家都不想再去辩驳了。
“那么您怎么解释这桩凶杀案呢?”
“这个推理有点……个人的浅见吧。我向您解释一下,您会看到它是站得住脚的。奥利维拉,您知道,他变卖了大部分家产。为什么呢?他有一个未成年的被监护人,美丽的英卡纳雄,她很快就到二十一岁了。人们是否可以将这两件事对照起来看呢?您开始明白了……成年,是人们支配自己财产的年龄,也是监护人必须将财产归还被监护人的年龄……”
画家特别关注起来,特别认真地听着这位小个子的老先生的论证。
“假设奥利维拉不打算归还财产,他就会让他周围的人知道,他是受了威胁才来的欧洲。他卖掉财产,准备销声匿迹。”
“可是您又怎么解释在勒泰附近他曾两次做为袭击的目标呢?”
小老头笑了起来。
“这正是我要等待的东西。那么,既然报界从未谈及过这两次谋杀,请问您是怎么知道奥利维拉遭到袭击了的?只有一个人知道:鲁道尔夫-邦戈……好啦,摘下您的胡子吧,我亲爱的朋友。”
惊慌失措的鲁道尔夫-邦戈不由自主地听从了。
“那么您,”他结结巴巴地问道,“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细节的呢?”
“这两次谋杀,是我事先安排的……”
“那么您……您是……亚森?……”
“好啦,说吧。你太浪费时间了,鲁道尔夫!”
于是,小老头直起身子,现在他的身材已经与他的对手一样高大了。
“那么,你还不知道我想取得你老板的信任吗?要知道他的阴谋策划,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信任……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那么你,你不能告诉我是谁把我打昏的吗?会不会是某个鲁道尔夫-邦戈呢?”
这个人的脸马上变成了铅灰色。但他反驳着;
“可是我也被捆在了我的房间里。我又怎么可能?……”
“捆住了?……不太紧吧,嗯?是的,我知道的!你说你也遭了袭击,而好心的加尼玛尔又正巧打断了你的陈述。我当时在场,在地板上。我都听到了……用一卷绳子缠绕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跟我就别来这些把戏了!在地板上,人们一定能学到许多东西的。因为当我在你鼻子底下扒窃那美丽的毛里求斯岛时,你在地板上也摆出了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对吧?而你并没有开玩笑!”
鲁道尔夫-邦戈满头汗水,紧咬着牙关,不再往外吐一个字。
“你也想偷走它?也许,先生是集邮家?……这并不妨碍你同时看上了珍珠。你把珍珠放哪儿啦?……”
邦戈猛地一惊。
“可是我不知道……我一无所知……我从来没见过珍珠!”
“那么你的老板准备在被监护人二十一周岁时给她的那串项链呢?敢说你不知道它在哪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莫里斯·勒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