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报局疑案(44)

2025-10-09 评论

    她沿着乔治华盛顿纪念大道匆匆向前方走去。一直走到一个牌子前,上面写着“中央情报局。”以前不是这么明显的。自50年代后期中情局成立以来的若干年里,高速公路边只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公路局”,随后,国会要求这个机构更为公开和透明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它就换了一个新牌子,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她离开大道,走到一条通往占地125英亩的中情局大楼的路上。朝前走,穿过一片密林,就是一个现代主义的像个堡垒的中情局大楼,周围是又高又结实的护栏。她停住了,向两个守门的士兵出示了证件,解释了她此行的意图。其中一个打了电话,然后通知她可以走到下一个检查站。在下一个检查站她又出示了证件,接受了详细的检查,然后才被允许进入一个主要入口附近的小停车场。
    门口有两个穿着蓝衬衫的年轻男子,茄衫里佩着手枪。两人都有运动员的体型。她注意到两人的头发很短,脸上也是面无表情。她又一次出示了证件,得到了许可后,被其中一个人护送着穿过了门。他在卡希尔前面走,脚步很轻也很稳。两人一直走到一条顶部为拱形的又长又直的白色通道入口。地上铺的是品蓝色的机织地毯,除了隐藏在墙壁上的灯在整个通道划分出明暗两部分外,通道里别无他物,在通道的另一端,两扇不锈钢电梯大门把明亮的灯光反射到通道里。
    “朝前直走,女士。”
    卡希尔顺着走廊慢慢朝前走,思绪却已回到她刚被招募进来、第一次看见这栋大楼,第一次走这个通道时的情景。当时由一名向导带着他们走,向导是一名年轻男子,向导的漠不关心令她们很是气愤。她和与她同班的同学都觉得,由于中央情报局本身给人留下的不太好的印象,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有些奇怪和不礼貌,更会让人对中央情报局产生不出什么4好感。他说,当时建造这栋大楼的承包商无法得知这栋大楼究竟有多少人在里面工作,就只好靠猜它的大小来安装热气和空调系统。后来,热气和空调系统不充足,中央情报局就把承包商告上法庭,最后,承包商赢了,他的辩词显然比中央情报局的律师们一味强调的“国家安全”更能说服法官。
    向导还说,这栋价值4600万美元的大楼可以容纳所有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这之前,中央情报局的小组都是分散在华盛顿和周围地区的,国会还就由此产生的团结问题进行过辩论。这个健谈的向导又说,所有的分支机构在大楼建成后搬了进来,不久又都搬了出去,1968年,当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下令未经他本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命令并没阻碍各个分支机构的头儿们继续往外搬。因为他们发现同在一个屋檐下容易产生令人窒息的气氛,即使不是窒息也是令人厌烦的,于是,各个小组还是照搬不误。
    卡希尔常常都弄不明白,怎么能用那种纪律来管理这样的一个组织。还有也不知道那个嘴巴不紧的年轻向导是否缩短了他在这个机构的工作时间,而在联邦调查局参观都是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每天只要例行公事就可以了,而且负责此事的俊男靓女被雇来就只做那样的事,中央情报局不会让外人来参观,向导也是其全职工作人员。
    她走到通道的尽头,有两个年轻男子在等她,“你是卡希尔小姐?”一个人问道。
    “是的。”
    “我可以看看你的通行证吗?”
    她掏出证件递了过去。
    “请坐电梯,福克斯先生正在等你。”他按了电梯按钮,门立即打开了,她走进电梯,等着他们关门,她可不知道按哪个钮,因为钮太多了。电梯直达目的地。
    电梯门打开了,汉克-福克斯正在等她。他一点没变,尽管有些老,但他看上去总是那么老,所以很难立即看出他到底有哪些变化。看到卡希尔,他那粗糙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伸出他又大、又红、皮肤又硬的手,“科列特-卡希尔。很高兴再见到你。”
    “汉克,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你看上去不错。”
    “我感觉良好,在我这个年龄你最好至少得躺下了,过来,卡希尔,福克斯式特制混合咖啡在等着你。”卡希尔笑了笑,跟在他后边,沿着一条铺了红地毯的走廊向前走去,走廊两边的白墙刚好成了一些放在镜框里的大地图的背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玛格丽特·杜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