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歌(32)

2025-10-09 评论

    声音4:
    是的,她正在讲某些威尼斯的事。(在努力回忆)关于
    威尼斯,冬季…好……正是这样……
    停顿片刻。
    声音3:
    威尼斯……
    声音4:
    是的,可能是在冬季,有几个晚上,在威尼斯,也是这样的雾……
    声音3:
    她说了一个名字,是……
    (停顿片刻)是一种颜色的名字……
    声音4:……
    紫色……是戴尔塔大雾的颜色……
    沉默。在旅馆绿色港湾的后面,驻拉合尔副领事出现了。只见他衣冠不整,精疲力竭,形容异样,但依然穿着他那件白色无尾礼服。他穿过威尔士亲王旅馆花园在寻找什么。
    消失。
    但几乎同时又出现了,地方却已变成了威尔士亲王旅馆的客厅,只见他向前走走,又向左瞧瞧,突然停住。
    他看见她了。
    就站在原地瞧着她。
    声音3:
    他是乘最后一班船到来的。
    声音4:
    不错,就是七点钟那班。
    停顿片刻。
    他白天一整天没回家(停顿片刻),他根本没回加尔各答。
    沉默。
    “印度之歌(32)”的乐曲强烈响起,几秒钟之后便渐弱。
    声音3:
    “印度之歌(32)”
    声音4:
    是的。

    沉默。
    声音4:
    随着雾气,风也突然刮起来。
    沉默。
    一些游人来到绿色港湾后面的花园里,其中可以见到一些女士手里摇着白色的扇子。她们的衣裙是浅色的。
    声音4:
    他们在议论那个女乞丐。
    没有回答。
    沉默。
    声音4:
    乔治-克拉文和斯特雷泰尔家的那位客人也在议论女乞丐。
    沉默。
    第一种处理手法:人们可以在较远的地方听到乔治-克拉文同斯特雷泰尔的客人之间的对话。(很轻,但很正常)
    乔-克:她一句兴都斯坦语都不会。
    客人:一句都不会。如果她从沙湾拿吉来,她必须经过老挝、柬埔寨、逞罗湾、缅甸,从那里转而下行,毫无疑问,在那儿,她得经过伊洛瓦底江河谷地带……普罗姆……勃生……等地。
    乔-克:那就不可能像我们一般人倾向认为的那样,仅仅一个行程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有几百个甚至几千个行程……而且每天都要这样,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还不能按时吃饱肚皮……总要挨饿的,……她必须乘公路,坐火车,坐船……等等,而且这也太奇怪了,她每天都要向太阳落山的方向走……
    客人:那当然,她晚上也要走,朝有灯光的方向走……她已然秃了头……可能是我的,您相信吗?
    停顿片刻。
    乔-克:有时候还要经过岛屿,还要跟着白人走,因为可以向他们讨饭……
    在加尔各答,她住在恒河岸边的树阴下,她晚上出来,到英国人居住区去,好像是她就在恒河边上的坑里过夜。
    停顿片刻。
    客人:她在加尔各答留下了什么东西呢?少得可怜……留下的是那首沙湾拿吉之歌,她的笑声,还有她的家乡话,还没改变。但却一点用处也没有,当她到达的时候,精神错乱已经在那儿等着她了……
    停顿片刻。
    乔-克:为什么要到加尔各答?为什么她要在那儿停下来不走了?
    客人:可能她在那儿就迷了本性。
    她一直在寻找自我堕落的办法,可以说,她生命一开始就这样了……
    停顿片刻。
    乔-克:她也这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玛格丽特·杜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