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跳出一个人来挡住了他往右拐的去路。
站在正前方的第一个人问犹大:
“你刚才领到多少钱?想活命就快说!”
犹大心中燃起了希望,他没命似地喊道:
“三十个银币!三十个银币!①领到的钱全带在身上。这就是,给你们!全拿去,饶我一命吧!”
①原文为:三十个“四德拉克马”。“德拉克马”为古希腊银币单位,含银量为6-7克,通译为银币。
站在前面的人一把夺过犹大手中的钱袋。同时犹大身后飞起一把钢刀,亮光一闪,插进了这窃玉偷香人的肩肿骨下。犹大的身体朝前一冲,佝偻着手指的两手往空中一扑,这时站在他前面的人顺势用尖刀接住他,刀尖刺进犹大的心窝,直插到刀把处。
“妮……莎……”犹大喊出的已经完全不是这个年轻人原来那种高亢、清脆的声音,而是低沉哀怨的惨叫了。他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身体直挺挺地倒下去,震得地面扑通一声响。
这时道路上出现了第三个人影,这人披着斗篷,戴着风帽。
“动作快点!”第三个人命令道。两名凶手迅速把犹大的钱袋和第三个人交给他们的一张字条用皮革包好,用细绳捆了个十字。第二个人把小包揣到怀里,然后两名凶手离开大道,向林中窜去,橄榄树间的黑暗顿时吞噬了他们。戴风帽的人在尸体旁蹲下来,观察着死者的脸。他觉得这张脸在树影下显得像白粉一样洁白,而且仿佛很振奋、很英俊。几秒钟后这里的大道上便悄无声息了。已经咽气的犹大躺在地上,双手摊开,他的左脚伸在一片月光中,连平底鞋上的每根带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嘹亮的夜莺歌声响彻了整个客西马尼林苑。谁也不知道两个杀死犹大的人哪里去了,只有戴风帽的第三个人的行径是清楚的:他匆匆离开那条路,钻进橄榄树林朝南走去。在离园门很远的南墙角有一处墙头塌下了几块石头,他就从这里翻越了围墙。不久,他出现在汲伦溪畔,随即走进溪中。他顺水往下游走了一段路,直到看见远处河中的两匹马和站在马旁的牵马人。马也站在水里,涓涓流水冲刷着马蹄。牵马人骑上一匹马,戴风帽的人上了另一匹,两匹马缓步在溪流中走着,马蹄踩着河底的石头发出清脆的得得声。又走了一段路之后,两个骑士才走出溪水,上了靠耶路撒冷城一侧的岸,沿着城根慢慢朝前走。不久,原来的牵马人便独自催马向前跑去,随即消失了。而戴风帽的人则勒住马,翻身下来,站在空荡荡的大道当中,脱下斗篷,把它翻过来,从斗篷里子下面掏出一顶没插羽毛的扁平头盔,戴上它,重新纵身上马。这样他便成了一位身穿军人厚呢斗篷、腰佩短剑的骑兵军官。他把缰绳轻轻一抖,那匹烈性子军马快步跑起来,背上的主人晃动着。前面行程不远,骑马人很快跑到了耶路撒冷城的南门。
城门洞里有几个火炬在不安地舞动,跳跃。坐在石凳上掷骰于的闪击兵团第二中队的值勤士兵,二看见骑马进城的长官都霍地站了起来。军官摆了摆手,径直进城而去。
城里被节日夜晚的灯火照得亮如白昼,所有窗子里都闪动着烛光,四面八方传来的赞美歌声汇成某种不很快调的合唱。骑马人时而也朝临街窗子里望上一眼,看到人们围坐在节日餐桌旁,桌上摆着羊羔肉、斟满葡萄酒的杯子和整盘的苦菜①。他让马小跑着,轻轻地用口哨吹着小曲,穿过下城几条空荡荡的街道,朝圣安东尼塔楼方向驰去,偶尔抬头望望圣殿上空熊熊燃烧的那举世罕见的五烛巨灯,或者望望那挂在比五烛灯更高的空中的玉盘。
①据《圣经-旧约》记载,犹太人过逾越节时,餐桌上必备有无酵饼、苦菜和羔羊肉。
大希律王的王宫则完全游离于这种逾越节之夜的盛况之外。宫中朝南的一排配殿里住的是罗马军大队的军官和军团统领,那里还有灯光,还多少能感觉到人们在活动和生活,而宫殿的前一部分,也就是那位身不由己地客居官中的总督彼拉多独自居住的整个正殿,连同那些柱廊和金雕像,则像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完全失去了光彩。这里,正殿内部,是黑暗和死寂统治着。总督这时,正如他对阿弗拉尼所说的那样,根本没有回殿内休息。他吩咐仆人在凉台上,就在他午间用餐、早上进行审讯的地方,为他准备好卧具。他在铺好的卧榻上躺下来,但却毫无睡意。满月高悬在朗朗夜空中,像个一丝不挂的五人,总督望着它,一连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望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布尔加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