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二位原谅,刚才我只顾争论,竟忘了向二位作个自我介绍。这是鄙人的名片和护照,还有他们请我来莫斯科担任顾问的邀请信。”
两位文学家反而窘住了。柏辽兹想,“鬼东西,全让他听见了……”他急忙做了个很有礼貌的姿势向对方表示没有必要出示证件。当外国人伸着手要把证件递给柏辽兹时,诗人瞟见了名片上的一个外文词“教授”和姓氏的头一个字母“B”。柏辽兹只好尴尬地嘟哝说:
“能认识您,我很高兴。”
外国人把证件装进衣袋。这样,双方算是恢复了关系,三个人重新坐到长椅上。
“教授,您是应邀到我们这里来担任顾问的?”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问道。
“是的,担任顾问。”
“您是德国人吧?”无家汉问道。
“我吗?”教授反问了一句,忽然沉思起来。停了一下才说:“是啊,看来是德国人……”
“您的俄语讲得可真好。”无家汉说。
“噢,我是个多种语言学家。我懂很多很多种语言。”教授说。
“那您专攻哪一方面?”柏辽兹问。
“我最擅长魔术。”
柏辽兹脑子里轰的一声响,心想:“嘿,瞧这事儿!”于是便又结结巴巴地问道:
“那么……那么,请您来就是搞这一专业的?”
“对,就是搞这一专业。”教授首肯,接着又解释道:“是这么回事,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手稿,据说是十世纪一位叫赫伯特-阿里拉夫斯基的巫师的手迹。所以便请我来进行鉴定。这方面的专家世界上只剩我一个了。”
“啊!这么说,您是历史学家?”柏辽兹像是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毕恭毕敬地问。
“是研究历史的,”教授肯定说,但接着又莫名其妙地补充了一句,“今天傍晚,在这牧首湖畔就要发生一段有趣的史话!”
主编和诗人又一次被惊呆了。于是教授示意两人靠近自己。待他们附耳过来时,他低声说:
“请你们记住:耶稣这个人还是存在过的。”
“不瞒您说,教授,”柏辽兹强作笑容说,“您博古通今,我们十分敬佩。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持另一种观点的。”
“什么观点都不需要!”古怪的教授回答说,“这个人存在过,如此而已!”
“但总该有某种证明吧……”柏辽兹还想争辩。
“并不需要任何证明,”教授回答说。接着他便小声念叨起来,而且一点外国口音都没有了:“一切都很简单:他穿着白色披风……”
新春尼散月①十四日凌晨,他,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②,身穿血红衬里的白色披风,迈着威风凛凛的骑士方步走出大希律王③王宫正殿,来到两厢配殿之间的游廊。
①按犹太教历,每年第一个月称为“尼散月”,约在公历三四月间,故也称“春月尼散”。该月十五日为犹太教的春季节日——逾越节。
②本丢-彼拉多(或译:彭提乌斯-彼拉图斯),公元一世纪人。约于公元26一36年任罗马皇帝派驻犹太的“代理官”,在属国执掌最高权力,有兵权。“代理官”一般译为“总督”。《圣经》中作“巡抚”。据《圣经-新约》,耶稣即由彼拉多核准处死,钉在十字架上。彼拉多的名字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已成为伪善和残酷的代名词。本书作者对此人作了不同于传说和历史的独特处理。
③即伊罗德(或译黑洛德),公元前40年一公元4年犹太国王。《圣经》中称希律王为极残暴的人。总督被拉多来耶路撒冷时住在王宫中。
彼拉多生平最讨厌玫瑰油味,可今天这气味从拂晓就来折磨他,预示着这是个不祥的日子。玫瑰气味似乎是从王宫内苑的棕桐和柏树林散发出来的,同周围的皮革味和卫队人马的气味混在一起,分外叫人厌恶。总督带到耶路撒冷来的罗马第十二闪击军团第一大队就驻扎在王宫后苑的厢房,这时火头军已开始烧饭,阵阵炊烟从那里穿过大花园的上层平台飘进游廊。连这略微呛人的炊烟里也混杂着浓重的玫瑰油味!啊,诸神啊,诸位神明①,你们为什么这样惩罚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布尔加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