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19)

2025-10-09 评论

    “你好,亨利。”邦德与何握手问候,“非常高兴又见到你。”
    “是呀,是呀,我也非常高兴。”何说,“对了,吴先生昨日来电话讲有贵客光临,却未提及你,真没想到!不过,我已经准备了几道风味菜。”
    先上的是开胃小菜黄瓜,还有被何称为“黑菇”的小菜,其实是裹着面粉炸成深红色的生姜。第一道菜是四川风味的咖喱对虾。邦德喜欢吃四川菜,它比广东菜要辣得多。据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喜欢吃四川菜,他曾解释四川菜辣的原因:四川气候潮湿,吃辣是要让辣除去体内的湿气。大对虾是用大蒜、咖喱及麻油烹饪而成,味道极美。
    两道菜之间上来一种称作黄酒的热酒,邦德觉得味道像米酒。
    第三道是嫩煎豉汁鳎鱼片,盘底是油绿的蔬菜。这道菜的外观真是妙不可言:几根大胡萝卜雕刻成龙舟,与每年夏天端午的龙舟毫无二致。鱼片就放在龙舟里。鳎鱼片鲜嫩无比,因为香港的鳎鱼是在海水与淡水里混合养殖的。
    主菜是“叫化子鸡”。它的做法是先在清理干净的鸡里放上香菇、叉烧肉、姜及调味品,然后包上荷叶,再里上泥巴,用火烧烤,直烤得泥巴发硬为止。做这道菜要花上几个小时,所以吃这道菜起码要提前一天预订。
    当侍者将叫化子鸡端上桌来,餐厅里的侍者与工作人员都围了过来,看着吴和邦德用木槌轮流敲打里在鸡上的泥巴,大家发出阵阵喝彩声。随后,侍者将大的鸡骨从嫩嫩的鸡身里拆出,把鸡肉切成片放在小盘里并配上调好的佐料汁。对邦德来说,这道菜是他一生中品尝过的最美的佳肴之一。
    待邦德与吴酒足饭饱,何又给他们端上茶来,坐着一起聊天,他说:“中国南部有一个省份叫福建,那儿盛产各种茶叶,其中有一种茶叶很有趣。叫‘猴觅茶’。”
    “传说,这种茶大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由猴子采集。不过,这些猴子不怎么听话,时常需要管教。一旦哪只猴子不听话,它的尾巴就会被削掉一厘米,若还不规矩,再切掉一截,直到猴子乖乖地干活为止。由于‘猴觅茶’来之不易,加上其色香味俱佳,被认为能与名酒佳酿媲美。饭后一杯茶,既是一种享受,又有助于消化。”
    午饭后,邦德与吴开始谈论正事了。
    “嗯,T.Y,情况怎么样?你知道多少?”
    “那个律师被害事件——不是中国放的炸弹。嗯嗯?”吴说。
    “M也这么认为,”邦德说,“依你之见,谁是这起事件的幕后指使人?”
    “广州有个财大气粗的商人,姓王,对香港民主政治非常敌视,据说还有政界背景。他想在香港制造混乱,并从中捞到商业好处。有人指责他,但还不能肯定与此事有关。”
    “此话怎讲?”
    “在香港回归前几周干这种事情,不是太傻了吗?再说,挑起中英之战,他有什么好处,嗯嗯?”
    “嗯,他只算得上一个怀疑对象,还有别的人吗?”
    “你是问我个人的看法吗?我认为是当地人干的,很可能是三合会的人。但从另一方面看,又不像是他们惯用的手法。在香港很少有罪犯会使用枪支或炸弹。你也许会感到惊讶,但香港确实很少有枪杀案。”
    “那两个被英国人枪杀的中国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也是个谜。但我一直认为此人不是英国军官,整个事件是精心策划的,枪手是经过乔装打扮的。”
    “我也这么想。”
    “还有,为什么那个人要制造麻烦?除非出于个人的恩怨,难道他要与中国政府较量吗?”
    “那起画舫餐厅爆炸事件呢?”邦德又问。
    “性质差不多。反正不是中国干的,也不会是广州的那个姓王的干的,尽管流言蜚语不少。”
    “你对欧亚公司了解多少?”
    “大公司,资信可靠。这家公司的老板深孚众望,但不常抛头露面,外人很少知道他。嗯嗯?”
    “他叫萨克雷?”
    “是的,我曾在赌场里见过他。我承认,去赌场是我的恶习。我同他玩过几次麻将,每次都输给他不少钱。欧亚公司虽然不像有的大公司如贾丁·马西森公司那么规模宏大,但生意很是兴隆,专做航运贸易,公司码头在葵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蒙德·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