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6)

2025-10-09 评论

    此刻,一艘驳船开始将墨尔本号上的货往岸上送。驳船一靠上码头,由四位华人组成的装卸小组就立即卸下船上的板条箱,用叉车将它们装上等在一边的卡车上。
    当班的两名汉普郡警官查尔斯·索恩与加里·米歇尔正沿着码头区域巡逻,一切正常,天气很好,在6月份有这么惬意的夜晚真是不可多得。遗憾的是,由于通讯装置出了故障,他们未能像武警分队警长大卫·马什那样收到那份密报。更糟糕的是,他俩谁也没带武器。
    走着走着,索恩突然停住脚步,问他的搭档:“你听见什么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叉车卸货声音。
    米歇尔点点头说:“好像有人在卸货,我没听说今天有卸货安排呀,你呢?”
    索恩摇摇头:“没接到海关通知。我们去查看一下吧!”
    两人匆匆拐过一个仓库,港区一览无余地展现在面前。确实有四个人在往卡车上装板条箱。
    “海关的人都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该在那儿监督卸货才对呀!”米歇尔问。
    “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卸货安排。”索恩答道,随即掏出步话机,要总部增援人手。通讯中心的调度告诉他,武警分队立即出发,要他们留在原地。
    这时,四个华人已经卸完货,驳船驶离码头,卡车也快装满了,只剩下两只板条箱。一会儿他们就要远走高飞。
    “必须堵住他们,快!”索恩道。
    两位警官走到华人面前。索恩打招呼道:“晚上好,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们在干什么?”
    一位华人从卡车上下来,递过几张单子。索恩看着他说:“你们应该知道这是违法的,只有海关才能批准你们卸货。这板条箱里装的是什么?”那个显然说不了几句英语的华人指了指单据。
    “嗯。”索恩警官应答着,仔细将货物号码同板条箱上的号码进行核对,还有一只在地上,另一只在叉车上。“这只装的是半吨茶叶,那只箱子呢?”
    中国人微笑道:“玩具,香港制造。”
    米歇尔对索恩耳语道:“远东的货物通常是从南安普顿进口的。”
    索恩点点头,然后大声说道:“我们可以打开看一下吗?”
    米歇尔从叉车边拿起一根起货用的撬棒,嘣地撬开板条箱的箱盖,只见里面尽是稻草与塑料泡沫,还有印有中文字样的大口袋。米歇尔顺手打开其中一只袋子,里面装有几十只印有相同中文字样的小袋。他拿起一只小袋子扔给索恩,索恩立即用小刀割开它,里面满满一袋茶叶。
    “好吧,”索恩说,“再打开另一只。”
    这时,一辆标有武警字样的吉普车飞速开进码头,戛然而止。上面载有四人,其中有马什警官。
    “马什警官,见到你很高兴。”索恩说,“看来这帮老兄对海关的放行程序一无所知。”
    “警官,能跟你说句话吗?”马什朝吉普车打了个手势,两人走了过去。米歇尔看见马什在同索恩轻声耳语,然后又朝凑在叉车边的四个华人瞥了一眼,他们都很年轻,也许十八九岁,或二十出头。
    两位警官碰完头,马什从索恩手里接过撬棒,砰地朝装茶叶的板条箱侧面砸过去,打断了木板。他挑开木板,里面露出包扎用的稻草。他将撬棒捅进去,将之拉出来。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你们在这里面藏了东西。”马什对一个华人说道,撬棒的尖头戳穿了一个大帆布包,白色的晶状粉末从破口缓缓流出。马什刚在汉普郡警察缉毒队干了两年,还保留着随身携带检毒包的习惯。他从包裹拿出一个塑料药瓶,用手指挑起一点白色粉末放在瓶内,然后拧上瓶盖,使劲摇晃,白色粉末与瓶内的试剂很快溶合在一起,只见透明的液体很快改变了颜色。
    马什转身对那几个华人说:“这肯定是海洛因,我不得不宣布,你们被——”
    话音未落,一梭子机枪子弹横扫过来,猝不及防的米歇尔与索恩一下被撂倒在地。所幸的是马什与他的队员是有备而来的。
    马什扑倒在地,几个翻滚就到了板条箱后,躲过了枪林弹雨,其他三位警官也飞身卧地,手中的MPS型步枪一起开火还击。尽管这枪是单发的,但他们枪法不错,一个华人被击倒。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蒙德·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