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钝吊桥垮下来(67)

2025-10-09 评论

    “笹枝的想法是:若现场找不到凶器,那警方定会判断她是遭人杀害的。她平素喜读推理小说,或许曾在柯南道尔、班达因或艾勒里昆恩的名作中,看过同类诡计,於是加以改造变形,进而定下此计。”
    “但、但是……”松夫又打岔。“武丸的项圈上,既无凶器也无丝线,怎会……”
    “那也是笹枝所动的手术。”井坂答得很乾脆,毫不犹豫。“她只要在那丝线和项圈之间再接上一物即可。譬如说,将卫生纸搓成一条纸捻,把纸捻绑在项圈上,再将丝线绑在那纸捻上。
    “在此必须考虑到武丸那种不像猫的习性。它喜欢泡水,常跳到庭院中的池塘里戏水,据说那样做可以纡解它的精神压力……不是吗?
    “既然如此,当武丸目睹笹枝自戕之惨状後,因鲜血狂喷,它吓得逃出窗外,这时它会如何呢?很可能就会直奔池塘,跳入水中吧?这种想法极可能是对的。笹枝应当也是如此预料。若跳进池塘,则那纸捻就会迅速溶解烂掉,於是丝腺脱离项圈,那刀片便永沉地底——她的巧计就是如此安排的。”
    “照你这么说,若大搜池底,即可找到凶器,是吗?”
    “大概不会错。若真找到,即成重要证据。不过我想,刀片之上可能验不出指纹,因为笹枝随时都戴著塑胶手套。”井坂往沙发椅背上三异,轻抚髭须。
    “就这样,笹枝遂行了她那「伪装成他杀的自杀」。若警方若中计,必将此案视为单纯的「强盗杀人」,而大张警网,去搜捕那根本不存在的凶手。然而事出意料,在关键时刻,竟然出现了一个她并未计算在内的人物,那就是内人轻子。
    “现场那扇窗户开著,一来是要让武丸有路可逃,二来是欲掩人耳目,让警方以为凶手是从那里逃走的。不料轻子竟一直在对面监视,结果形成了「意料之外的密室状态」。轻子坚称「无任何人进出阳台」,此言虽不假,却有一要事遗漏未说,那就是武丸的行动。武丸曾从那窗子跳出来,轻子当然看见了,但因那只不过是一只小猫,她认为不值一提,所以也没有特地说出来。另外也可能是:小猫原本就是她视觉上的盲点,所以她「视若无睹」,即使看见了,也是「视而不见」。”
    ★
    井坂仍继续说明,但我绫辻行人在此必须插嘴。我是这“解决篇”的记述者,必须向各位读者解释一下。
    正如以上所述,福田笹枝乃是自行了断而非遭人杀害,但在本作品的“问题篇乙当中,曾多次使用“杀人”、“遇害”、“凶杀”等字眼来指称此案。这些词语都是指r他杀”而言,并不包含“自杀”在内,此乃正统推理小说的基本规定之一。所以,可能会有许多读者认为:在旁白文字中以这些字眼记述,是“不公平”的。
    但这纯粹是误解。请各位读者仔细回想一下,我在读完那“井坂南哲以小说文体写下的「命案」发生经过”之後,对井坂阐释的“正统推理小说写作规则”之内容,如此即可明白。
    那“问题篇”的所有文字,都是井坂在得知此案真相之前写的。不仅如此,旁白文字中出现“杀人”等字眼的,全都是在後面那一部分。亦即,只有在“以第三人称书写的部分”结束之後,由井坂以第一人称记述的部分才出现“杀人”等词语。也就是说,那些词句全都是“井坂因为误认而写出的记述文字”,是无可避免的,绝非气故意写下的不实记述”。因此,这不能叫做“不公平”。
    ★
    “至此,笹枝丧命之谜,总算真相大白,但仍有二谜未解,一为同一天发生的武丸遭毒毙之谜,二是日前若菜中毒而死之谜。”井坂继续说道。
    “武丸果如笹枝所料,拖著那刀片从窗户跳到庭院,又入池塘泡水,然後经厨房的小猫门回到屋内。据若菜所言,那时大约是下午四点五十分。虽说武丸的死亡推定时刻为「以下午五点十五分为中心的一小时之内”,但若菜所言如果不假,则它至少在四点五十分左右还活著。因剧毒B为即效性毒药,故武丸中毒时刻应在四点五十分之後。
    “在这里,武丸那身为猫却不像猫的习性,又再度成为关键。福田兄,这点你懂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绫辻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