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兄,想必你已明白了吧?武丸被当成了「实验品」。骷髅瓶中有不明粉末,那是毒药吗?动物服下後会死吗?要多少分量才会致命呢?若菜想知道的就是这些,因此便拿武丸来做实验。
“她大概是——我这是纯属臆测——看武丸不顺眼,才如此做的。整个伊园家濒临破灭,人人自危,个个倒楣,唯独武丸自由自在,快乐逍遥。若菜说不定因此而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妒恨之心。这种心理可能也是将之当成「实验品」的部分原因吧。”
“你是说,若菜在确定那是剧毒之後,过了没多久,也跟著仰药自尽了?”
“不错。”
井坂凝视著面露沈痛表情的松夫,针对最後一个命题加以说明。“关於武丸遭毒毙一事,我一开始就认为有件事很奇怪,那就是:凶手为何要用剧毒B来毒杀武丸?
“那骷髅瓶中的粉末,可能是毒药,但也只是可能而已。案发当天仓库中却有另一瓶毒药,而且已确知此为剧毒。那就是你在前一天晚上带回家的剧毒A。你曾在所有人面前说「就算只是极少量,一旦人口也会立即致命」。既然如此,凶手只要使用剧毒A就行了。
“然而最後,凶手并未拿那已确知效果的广口瓶,而是选了来历不明的骷髅瓶。这是因为:即使想拿那广口瓶,也拿不到。”
“唉……”松夫长叹一声。
“因为那广口瓶是放在壁橱的最上面一格。”
“不错,那是你放的。因为太高了,若菜只能坐在轮椅上,根本无法站起来,所以手再怎么伸也拿不到,於是只好……”
松夫垂头丧气,再度长叹一声。他到底有何感触呢?井坂正要开始想像,但随即作罢,他讲了这么久的话,已经筋疲力尽了。我真不配演这种角色——井坂此时才这么想。
★
最後,这“解决篇”的记述者,也就是我绫辻行人,有些话要对读者说。
“发生在伊园家的这件怪异凶杀案,凶手究竟是谁?”
我曾在前面的“向读者挑战”一文中如此提问。此句中的“凶杀案”当然是指“武丸惨遭杀害这件凶案”,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伊园若菜”四个字。笹枝之死与若菜之亡皆为「自杀案」,不是「凶杀案」。倘若有人能如上文一般,藉著合乎逻辑的推理,得知一连串命案的真相,那这个人一定能够看出此问句的正确涵义。
在“问题篇”当中,对这三件命案的描述,有时会把“自杀”与“他杀”混为一谈,使用了错误的字眼。这在前面已说过,乃因记述者井坂先生误认事实所造成,是无法避免的。那“挑战书”中的文字就不同了,那是我绫辻行人在读过井坂先生的原稿後,将之当成“猜凶手小说”来看待,从而推理出真相,然後才写出来的。因此,有些字眼虽相同,涵义却不一样。请各位读者明鉴。
还有,“谋杀案的凶手向未完成达成其最初的目的。”
我曾在“问题篇”的末尾,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句话的意思应该很明白了吧?“谋杀案(毒杀武丸)的凶手若菜,尚未完成达成其最初的目的(拿骷髅瓶中粉末给武丸吃,确认为剧毒後,自己亦仰药自尽)。”
随後我又说“接下来就轮到若菜了”,那意思也是一样。起初是笹枝自杀,接下来就轮到若菜自杀了——这是我的推测,我只不过把它说出来而已。
——报告完毕。有点画蛇添足,敬请海涵。
直到那一年的年底,我都还在跟那“恶梦计画”搏斗,苦恼万分。其间井坂仅跟我联络过一次,但不是拨电话,而是写信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都打不通,只好写信——那信的开头这么写,接著就简单记述了伊园家後来的情形。
信上说,松夫听了井坂的分析後,得知命案真相,便决定源源本本告诉警方。结果,笹枝的死亡保险金不能领了,伊园家的经济状况因而陷入更窘迫的境地。
就在那时,暑假才刚结束,樽夫就和人大打出手。他因饱受欺凌,恨火难消,怒气难平,最後终於爆发出来。好几名顽童欺负他,他便拿出美工刀扑过去,让其中两人倒於血泊之中。但他也遭到别的小阿反击围殴,倒地不起。对方因群情激愤,拳打脚踢,不肯罢休。樽夫最後终於小命难保,断绝身亡。据说是因头部要害被打中,致脑内出血而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绫辻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