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1939-1941)(118)

2025-10-09 评论

  “好了,别难过。”她对他笑了,她的眼眶里满含着泪水。“我很好,亲爱的。过一段时间你就给我来一封信吧。普普通通随便写几句,好让我知道你还活着,而且过得很好。我希望你能这样。”
  “我当然会写的。我一回到家就给你写信。”
  “真的吗?那太好了。”她用手帕揩了揩眼睛,站起来。
  “再见。”他也站起身来,说:“他们还没有报我的飞机呢。”
  “没有吗?可是我当司机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我们现在就在这里分手吧。”他们走出休息厅,在静悄悄的机场上握别。战争使机场停止了工作,许多部门的灯都黑了。罗达紧紧握了握柯比博士的手,踮起脚尖,吻了一下他的嘴唇。踮起脚尖去吻一个男人,多少总是一桩非常奇怪的事。她张开嘴。不管怎样,这毕竟是一次告别。
  “再见。祝你旅途愉快。”她匆匆离去,在拐角的地方连头也没有回。她看过许多爱弥尔-杰宁斯主演的影片,因此跟帕格谈她主演的片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拜伦总算开始写关于他在波兰冒险之行的那份报告了。维克多-亨利看他写好的五页桔燥无味,只好强压下怒火,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他记得拜伦讲过的每一件事,一句句向他的文书口授。第二天儿子读着这长达十七页的成果,非常吃惊。“哎呀,爸爸,你的记忆力可真了不起呀。”
  “你拿去按照你的意思定稿吧。事实一定要弄得准确无误,把你自己的东西也加进去,星期五交还给我。”
  维克多-亨利把修改好的报告交给海军情报部,但是忘记送一份给总统。是萧瑟的秋天,柏林几乎一派和平景象。拜伦在绿林区过着闲散的生活,硬着头皮一本又一本地啃莱斯里-斯鲁特开的书目上的图书。每星期他跟父亲打三、四次网球。他网球打得很好,但是帕格刻苦、顽强,起初把拜伦打败了。拜伦吃得好,加强了锻炼,又有充足的阳光,变得身强力壮,不再那么面黄肌瘦,球也打赢了,为此,帕格跟他都感到高兴。
  一天早晨,他来到大使馆内父亲的办公室,看见地板上放着一个捆得很仔细的大旅行包,贴着他亲笔写的标签,旅行包里装着他留在华沙的衣服、鞋和衬衫。这件小事足以说明德国方面的工作效率相当惊人。但是,他拿到这些衣服,心里还是感到很高兴,因为在德国很崇拜美国式的服装。他简直变成很时髦的人了。每当这个身材瘦高的年轻人下楼来到大厅,不管他穿什么式样的衣服,大使馆里的德国姑娘总要盯着他看。他那一头深棕色的头发闪着红光,面孔清瘦,每当他若有所思地微笑时,那对蓝湛湛的大眼睛就睁得更大了。拜伦并不去理睬姑娘们自作多情的顾盼。他每天早晨等信,可是总不见从锡耶纳有信来。
  十月初,元首准备在国会发表演说,向英法提出和平倡议,宣传部在克洛尔歌剧院为外国外交官员划出很大一片座位,帕格把他儿子也带去了。拜伦经历了华沙之围,后来又读了《我的奋斗》,在他心目中把阿道夫-希特勒当成凯里古拉①、成吉思汗、伊凡雷帝②之类历史上的巨人,等希特勒本人往讲台上一站,他不觉吃了一惊。希特勒不过是个中等身材的矮胖子,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灰色上衣,黑裤子,提着一个红色的公事包。拜伦觉得他象一个扮演创造历史的伟大而可怕的人物,但是演得很蹩脚的二流演员。
  ①伊凡雷帝(1530-1584),俄国第一个沙皇。
  ②凯里古拉(12-41),罗马皇帝。
  希特勒这次用一种很平常的、通情达理的声调讲话,完全象一位年长的政治家。这位德国领袖,在这种清醒状态下,居然满口谎言,讲得十分荒唐、可笑。拜伦不断朝四下张望,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反应。但是,德国人都坐在那里,一个个板着面孔。就连处交官们也只是偶然动动嘴唇,那也许是嘲讽的表示。
  这位穿灰色上衣、身材不高的人说,强大的波兰进攻德国,并企图把德国消灭掉。勇敢的德国士兵并没有被突然袭击打垮,他们已经对这种野蛮侵略行径给予了应有的惩罚。一场严格控制在只攻击军事目标的战争,正经获得了闪电式的彻底胜利。华沙以外的波兰平民,遵从他个人的命令,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没有遭到任何损失或伤害。还是遵从他的命令,德国司令官要求波兰当局撤退他们的公民,并发给他们护照。波兰人却怀着罪恶目的坚持把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留在城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赫尔曼·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