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定要集中他的意志力量把这段拖泥带水的事情一刀两断。她也许有这个能力能燃起他的欲火,然而她是无可救药地顽固和外国气派,对他的前途和对他自己完全不利。现在她倒没有老挡在他面前碍他的事,这真得感谢这个浑身肮脏、呼呼睡着的青年人。
不一会儿,史塔钦斯基市长坐着一辆旧的大轿车来了。他是个留胡子的矮胖子,里面穿一件绿毛线背心,外面穿一套没有烫的脏黑衣服,鞋上沾满了红泥。他有一种热情的、激动的、几乎快活的神色。这个人领导着一座垂死的城市,他的广播演说比任何东西都有效地促使华沙继续战斗。一晚上他几乎很难睡两个小时觉。整个城市的负担都落在他身上。每一个人,从外交使团到街上的救火队员和医院的医生,有什么需要,都跳过市政府懒散的官僚主义,直接向他提出。然而他看起来还是那么活跃,那么富有战斗精神;他是眼前的英雄,也是所有尖刻嘲笑的对象。最近几天德国飞机扔下来的新型重磅炸弹,被叫做“史塔钦斯基卷心菜”;反坦克的钢制尖桩,被称为“史塔钦斯基牙签”。
“这是谁?”市长的一只肥粗的大拇指指着长沙发问。
“一个小伙子。睡着了。他听不懂波兰话。我可以叫他出去。”
“不要紧,不要紧,”史塔钦斯基举起两只手摇着,在斯鲁特指给他的椅子上坐,两只肥厚的手放在膝盖上,吁了一口长气。他环顾了一下这个陈设着讲究家具的宽敞房间,手指在光亮的写字桌面上划着。“啊,你们这里看来一切都好。有没有什么事要我们办?你的人都好吗?”
“我们很好。我们对华沙人钦佩极了。”
“是吗?德国人是无话可说了,嗯?昨天晚上我们在北边把他们赶了回去。柏林电台说,战争已经结束。我们走着瞧吧。”市长骄傲得脸都发红了。“今天早晨,我们的军队离开和莫德林①守备队的会合点只有十二英里!到时候全世界就会看到一些东西了!我们会重新有一条战线,而不是一个包围圈。”
①莫德林,波兰要塞,在华沙东北二十英里。
“这是个美妙的消息,阁下。”斯鲁特的手指抚摸着他烟斗的温热的烟锅,企图用他并没有感受到的高兴来微笑。
“是的,可是另外一个消息却并不那么好。”市长顿住了,瞧着斯鲁特的脸,戏剧性地说:“俄国人进军了。今天黎明,苏联入侵我国。他们成百万地涌过边境。他们的借口是他们要保护他们在波兰的同胞以免落到德国人手里。当然,这是个露骨的、伪装的谎话,不过俄国人从来没有变。他们已经占领了泰诺波尔和巴拉诺维齐,罗夫诺在一个钟头之内就会陷落,如果它还没有陷落的话。我们在东边没有军队。我们已经牺牲了一切在西边挡住了德国人,等待盟国进军。现在俄国人来了。在华沙和边境之间没有任何东西阻挡他们。”斯鲁特放声大笑。市长瞪大了眼睛看着他。“怎么了,先生?你不相信我?我告诉你,俄国人趁波兰在受难的时候从背后扑上来。这是一桩历史性的背叛。我有一封信给你们的总统!”他从胸前口袋里抽出一张纸,打开,摊在斯鲁特面前的桌子上。“如果你在措辞方面有建议,我们欢迎,但是现在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快,要用最快的速度。”
斯鲁特几乎没法在头脑里把这张灰色官方文件上的波兰字译出来。现在他能想到的一切就是苏联的坦克和兵士正在接近华沙。他都几乎看到了那些在爬动的机械和斯拉夫型的脸。也许他们不为别的,只是来要求这笔邪恶交易中他们的一份的。也许他们会和德国人交战,把华沙变成哈米吉多顿①。也许他们会把有名的俄国大炮带来,帮着德国人用两倍快的速度把这个波兰首都变成齑粉。这个消息在他看来是真正的世界末日,而他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在笑。他朝这张在他眼前飘浮的纸瞥了一眼。“我明白,这个情况异乎寻常,”他总算开口说了,对自己有条有理的流利的话连他自己也觉得惊讶,“但是一座城市的首长要写一封信给一个政府的首脑,这是失礼的。由莫斯西斯基总统②或者史密格莱-里兹元帅③或者贵国政府的什么人出面,也许会更有效些。”
①史密格莱-里兹(1886-1943),当时波兰总司令。
②莫斯西斯基(1867-1948),当时波兰总统。
③见《新约》《启示录》第十六章:世界末日天下众王聚集争战之处,希伯来语叫做哈米吉多顿;指世界末日一场大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赫尔曼·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