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栏(3)

2025-10-09 评论

    韦斯特思忖道,艾真够敢花钱的——两个便士一个字,与发布下一条消息的那位吝啬的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位情人写道:
    ——深深地爱你;想占有你;念你;想你——
    但是,这些纯属私人的启示并非只限于爱情,同样还隐藏着神秘的东西,尤其是用水族词汇写成的启示更是神神秘秘;
    大胆的美人鱼:不是我的。短鼻鳄鱼现在正在咬你。这很好,大快人心。——鱼老大
    还有相当血淋淋的告示:
    德博克斯:第一轮,牙打掉了。全场结束。你永远不会忘记我。
    这时,韦斯特的草莓端上来了,甚至广告栏(3)也无法再让他感兴趣了。当他吃完最后一个草莓,他又回过头来读道:
    滑铁卢:星期三,十一点五十三分的火车。那位未下出租车而留在车中招手的女士是否愿意认识一下穿灰色衣服的绅士?——忠诚的
    更为庄重的请求也登在上面:
    中央大饭店:某绅士星期一上午九点在中央大饭店电梯上偶遇一戴圆帽女士,如有机会互作介绍将不胜珍惜。
    广告栏(3)当天的所有趣闻到此结束。韦斯特像那种严肃的公民那样(其实他就是一位严肃的公民)拿起来了《泰晤士报》,去寻找早上的新闻。关于达利奇学院新院长任职事宜的报道占了很大的篇幅。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些风流韵事,这回那位迷人的加布里埃尔·雷卷了进去。在一个极为不重要的角落,报纸以一种最为漫不经心的口吻报道了奥地利己对塞尔维亚下了最后通牒这一消息。当韦斯特只读了这小段令人乏味的消息的一部分的时候,突然间《泰晤士报》及其所有报道都变得索然无味、一片模糊。
    一位姑娘正好站在卡尔顿饭店早餐厅的门里面。
    是的,他应该仔细琢磨一下这条来自维也纳的电讯。可是,这位姑娘太动人了!用一头金发、紫色的眼睛去描绘她已显得多余,许多姑娘都可以这样去赞美。她的举止和气质简直是超凡脱俗;她那紫色的眼睛扫过一群侍者领班和光彩照人的经理们,目光温柔得让人心醉;她那落落大方的姿态,仿佛来到这卡尔顿饭店就如同回到家中一样,也许无论命运把她带到什么地方,她都是这样无拘无束。毫无疑问,她来自海外——来自美国。
    她步入了餐厅。此时映人人们眼帘的还有一位中年男子,他身着政治家常穿的黑色服装,正好为她作了陪衬。他显然也是美国人。她离韦斯特越来越近,他看到她手中拿着一份《每日邮报》。
    招待韦斯特的侍者在提示客人就座方面简直是位艺术大师,他不动声色地把客人引到他预备好的椅子那儿,让人觉得除了这里餐厅中任何座位都不值得一坐。这样他把那位姑娘及其同伴引到离韦斯特的座位不到五英尺的地方就座。客人坐下之后,他快速地抽出了点菜单,拿着铅笔站立在那里,就像美国戏剧中的记者。
    “草莓的味道美极了,”他用一种甜蜜的声调说道。
    中年人看着姑娘,目光中带着询问。
    “不要给我叫草莓,爸爸,”她说道,“我讨厌草莓!请上葡萄柚。”
    当侍者从韦斯特身旁匆匆走过时,他叫住了侍者。他说话声音很高,带有一种蔑视的口吻。
    “再来一盘草莓!”他命令道,“今天的草莓比哪天的都好。”
    刹那间,他仿佛成了剧中的角色,那双紫色的眼睛漫不经心、冷漠无情地一扫,正好对上他的目光。然后那双眼睛的拥有者慢慢地打开了她手中的《邮报》。
    “有什么新闻?”政治家问道,深深地呷了一口杯中的水。
    “不要问我,”姑娘回答道,头也不抬,“我发现了比新闻更有趣的东西。你知道吗,英国报纸开设幽默专栏!只是它们不叫幽默专栏,而叫作‘私人启示’,而且是那样的启示!”她将身子探过桌子。“听这一条:‘最亲爱的:给我亲爱的人以温情的祝愿。从现在到永远只与你相伴。‘我眼中最美的人儿只有你……’”
    中年男子不自在地打量着韦斯特。“别念了!”他恳求着,“我听着不那么入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厄尔·德尔·比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