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回忆(1941-1945)(83)

2025-10-09 评论

  海军少将斯普鲁恩斯通过短程无线电对讲机发布一道又一道的命令,总算有点象重新控制了局面。“邓拉普号”击沉了那艘扫雷艇。三艘军舰编成队,向海岸紧逼,把岛上大部分东倒西歪的房子轰得烈火冲天。不料海岸炮台测定了射程,于是攻击一方的周围开始呼呼地激起一道道五色缤纷的水柱。斯普鲁恩斯看到“盐湖城号”两次处在夹叉炮击下,便下令停火。他命令海军上校亨利率领第八特混舰队第一支队返航,去掩护“企业号”然后脸色铁板似的,离开舰桥。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凡是不值班的军官都到军官室去开会,”帕格对吉姆。格里格说。
  “是,长官,”副舰长说,那顶蓝漆新钢盔下的面容象斯普鲁恩斯的一样阴沉。
  舰长一踏进那间狭长的军官室,一批穿卡其军装的年轻人当即乖乖地全体起立。他就让大家站着听他三言两语把话说完。他说,他们刚才参加了一场扰乱性袭击,收获不大。前面是一场长期战争。“诺思安普敦号”要着手改进它的战备状态。解散。
  当天,一天到晚,直到午夜过后,各部门的头头都被叫到舰长室,他不用草稿,随口讲着,列举了种种弱点,并下令采取补救办法。“诺思安普敦号”这次表现不好,倒没叫帕格。亨利感到多大意外。他就任舰长的头一个月里,在舰上摸情况的时候,一直睁开眼睛多看看,竖起耳朵多听听,尽量少开口说话。舰上的新兵和应征入伍的人太多了;有经验的老手,无论官也好,兵也好,都寥寥无几。舰上的日常工作进行得很好,打扫擦洗工作也还过得去,可是一切都松松垮垮,墨守成规,得过且过,隐隐有些老百姓办事的味道。话又说回来,这些战士在帕格看来还是不错的,他一直在等待这么一个决定性时刻来阐明自己的意图。
  他态度严厉,批评得一针见血,包括副舰长在内的全体军官都大吃一惊,因为这么些年来他都在岸上工作,不接触实际情况,大家还一直把他当成是个性情温和的人呢。这些会议一连开了足足十四个小时。阿里蒙一直在煮咖啡,煮了一壶又一壶,把煮好的咖啡端上来,还为他们做牛肉饼当饭菜,格里格和舰长就边吃边谈。格里格在他的“要事”笔记本里记下了几百条意见,喝下了十几杯咖啡提精神,这时看上去快支持不住了,帕格才作罢。他说:“准备发一份电报给太平洋舰队巡洋舰司令,要求在我们回到基地时调拨一艘带靶的拖船。”
  “长官,这么办可不行。咱们眼前不能用无线电发报,”格里格紧张不安地说。
  “我知道。派架侦察机带信去。”
  海尔赛的特混舰队返航了,长长一列灰色的军舰战旗飘扬,驶进珍珠港时受到了狂热的欢迎:号声频传,汽笛齐鸣,钟声不绝,欢声雷动,港内每艘船上都是彩旗飞舞。对新闻记者和电台的时事评论员来说,这次出击倒是一大兴奋剂。他们为海尔赛海军中将对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的进攻而欢呼,誉之为美国在太平洋上重振旧威,扭转了时代的潮流。证明了自由政体具有惊人的恢复力等等,不一而足。侦听到的战报译文给维克多。亨利提供了不同的情况。原来空袭夸贾林岛竟只炸毁了几架飞机,可能还炸沉了两三艘小船。“约克敦号”的协同空袭在吉尔伯特群岛只取得了小小的战果。海面舰只的炮击也毫无建树。
  “诺思安普敦号”一停泊好舰长就把军官召到军官室去。他们刚才全到甲板上去凑了热闹,欢庆胜利,所以看上去都精神饱满,兴高采烈。他说:“有一件事咱们心里得明白。外面那样大吹大擂的目的无非是要鼓舞一下民心。这次袭击搞得不行,裕仁才不会睡不着觉呢。至于”诺思安普敦号“打得怎么样,还是少说为妙。咱们明儿黎明出动去举行打靶演习。”
  他花了不少劲儿才搞来了靶船。太平洋舰队巡洋舰司令在传令公函上召他前去述职,要他解释为什么经过这番艰苦的作战巡航,还不让全舰人员自由活动。他上岸去,鲁莽地当面同参谋长——他过去的一个同班同学——顶撞。他说:“诺思安普敦号”二定得在战争中经经风浪。等到这艘巡洋舰经过四十八小时的艰苦操练返航以后,老婆、女朋友、酒吧间、床铺都跑不了。参谋长听了,才答应给他拖靶。
  回到舰上,他看到书桌上堆着一叠私人信件:两封是罗达写来的;一封厚信是梅德琳写来的;一封是他父亲写来的,老人家八十一岁了,可难得写信;一封是他哥哥写来的,他哥哥是西雅图一个经营不含酒精饮料的商人;还有一封是参议员拉古秋写来的。他在里舱扶手椅上坐下来,先拆开这末一封信。看到娜塔丽在锡耶纳跟一批新闻记者一起遭到扣留的消息,他深为不安,虽然同时附来的国务院的信件说她有希望回国,多少叫他放下心来。这总比不知道她的下落来得强;至少他希望拜伦也会这样对待这个消息。罗达在圣诞节写的那封长信口气婉转温顺——“等你从前方回来。我会象一个海军人员的好妻子那样,在狐狸厅路的宅子里等着你,穿着我最漂亮的衣裳,准备好满满一壶马提尼酒……我从来没那样敬你、爱你……”另一封是短札,仿佛根本没出过什么差池,只是闲聊什么大除夕下过一场大雪啦,什么在陆海军俱乐部吃饭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赫尔曼·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