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紫光寺(29)

2025-10-09 评论

    “原来刘善龙检查皮箱裂口时隐约发现箱内装的是黄金,掂份量又是沉重十分,加之邹相公支支吾吾,不愿开箱盖,他更深信不疑了。刘善龙三教九流都认识,金银铜铁、丝绸毛皮生意都做过,这一箱黄金让他揣摸过了,岂能瞒过?”
    “不过这刘善龙毕竟是个胆小拘谨、循礼守法的,知是官家金锭,没敢起盗劫的歹念。但嘴皮子痒痒,如走水的槽,忍不住就传了出去。这消息先在金银首饰匠间传开,一个个咋舌咧嘴,半疑半信。邹相公到兰坊时,他身携重金的消息已在兰坊不径而走。”
    “昔贤道,财不露白。邹机公一念疏忽,果然有辱使命,身入囹圄。那五十锭御金当夜被盗,再无消息。”书记说到此,不禁喟然而叹,显出十分老到的气格。
    狄公颔首频频,擎起茶盅致意。书记唯唯退下。
    马荣禀报了北寮平乱的经过,又说塔拉的尸身已拉去化人厂烧了。狄公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思忖,一群崇信邪神的暴民,居然动手残害了塔拉,官府又不能确指哪个是凶手,即行严惩。眼下当务之急则是弄清这宗杀人劫金的连环巨案。
    他道:“我们先不去紫光寺。书记来时我正与洪亮在析议这宗案子的细节,尤其是对前后每个情节的日期作了一番考核,觉得这案子虽浮光耀色,花俏十分,内里却有一线贯穿,这日期的排比甚有讲究哩。哦,你看我这桌上排列了七枚纸片,每枚纸片上面我拟了一个姓名,每个姓名都是凶手嫌疑。——此刻让我们来细细玩味这七个姓名吧。”

    狄公将七枚纸片叠在一起,轻轻呷了口茶,说道:“我们面临的实际上是一个案子。前天我们被三件案子困扰得无措手足。其中两件发生在差不多一年之前,户部司库掌固邹敬文御金被盗,神秘的紫檀木盒内白玉留下一张血写的字条。第三件即是沈三、杨茂德在紫光寺被杀,并被互相换了身首。”
    “随着案情的层层揭破,步步深入,我才发现这三件看似互不相关的案子却原是贯穿一气,渊源有自的。邹敬文御金被盗是最初的楔子,以后的案情进展全缘着这一本主题而演绎支眯,分枝扯叶。”
    马荣惊道:“却原来这三件案子都有源流,周转着那五十锭御金演出这一幕幕刀光血影、惊心动魄的剧情。”
    洪亮为狄公又倒了一盅茶,狄公一仰脖咕冬吞下。
    “适才我说这案子中各个日期寓孕深重,饶有兴味。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一张日期表吧。”说着狄公从书案抽屉里拿出一张信笺来。“这纸上的日期是我留心记下的。”
    洪亮、马荣接过信笺一看,那信笺上果然开列了一连串日期:
    十五年前(乾封丁卯)
    官府查封紫光寺,同年建成清风庵。
    去年(永隆辛巳)
    五月十五
    吴宗仁娶续弦周氏。
    八月初二邹敬文御金被盗。
    八月二十张银匠亡故,其妇沈氏投身空门,住持清风庵
    改名宝月。
    九月初六
    金匠米大郎失踪(周氏前夫)。
    九月初十
    白玉失踪(塔拉云,白玉死)。
    九月十二白玉留下字条。
    马荣疑问:“老爷,这个金匠米大郎有何干?也列在表里?”
    狄公答:“洪亮仔细查阅官衙档卷时,偶尔发现一个名叫米三郎的铁匠曾来衙门报过案,道他兄长米大郎于去年九月初六夜出门后再也未见回归。不过这米三郎报过案后也未再行追问,这事便不了了之,悬挂起来。——这个米大郎是个手艺上品的金匠,听李玫说吴夫人周氏原先曾嫁于他。今天洪亮去米氏府上查询,证实周氏果是米大郎之妻。”
    “米大郎性情狭邪,心毒手狠,又善鸡鸣狗盗,胆门不小。因手艺上扣克了不少金银,一味花街柳巷,三瓦两舍行走。与周氏渐渐不和,口角横生,最后终于反目,各自分飞。米大郎签了休书,乃生悔意,几番想要破镜重圆,周氏则模棱两可,拖宕不决。后来经李玫撮合,却做了吴宗仁的继室。”狄公说完,将靠椅向前一挪,使身子更近书案,一面将七枚纸片排开,顺手翻开第一枚纸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罗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