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湖滨案(44)

2025-10-09 评论

    陶甘试依经文原字序按押玉片。每按第二片字时,缩入的第一片便弹回。直至“若汝”两字连上,乃皆缩入。再按“汝”后一字,“若汝”又弹上,回复原样。——如此十七字全合密语,再不能启开。——解“十七字谜”的正是那局棋谱。“指其玄”者,按押其黑子方位对应的玉片也。
    两人出来佛堂,刚绕进垂花门,便遇一丫环报道:“火已灭了。”再转到花厅前时正遇韩咏南狼狈出来。
    “多谢狄老爷及时派兵丁救火。不然,我这百年基业毁于一炬。”韩咏南垂涕道。
    狄公敷衍,又问失火起因。韩咏南回答是马料棚干草积压发热所致。幸好夜半没风,只伤了几匹马。烧去半个草料棚,别无损失。
    狄公勉慰了几句,便与陶甘回去衙署。
    乔泰、马荣两个一身焦黑,三分象人,七分象鬼,坐在内衙等候。
    狄公进来。马荣抢道:“自己放的火自己来灭也是头回。放火时只图痛快,及火势冲天,乃想到还须自个去救灭。焦头烂额,幸没烧死。”
    狄公笑道:“你两位备受折腾,却立了头功。勘破黑龙会案,就在此举。”
    乔泰悟道;“原来老爷受用这一把火,识破黑龙会机关。”
    陶甘也笑:“只差是最后撒一张网了……
    狄公正色道。“你两个还有更大事要办哩。此刻先洗濯了,稍稍休歇。再吃饱了,与我去京师送信。”
    狄公伏案将黑龙会滋乱本未一笔挥就,押了印玺,封了火漆,又圈写“十万火急”四字,嘱乔泰、马荣道:“你两个马不停蹄,直趋京师,叩谒尚书省刘大人衙门,呈上此件便可。不必多言其他。”
    乔泰。马荣领命,藏了奏文。狄公又嘱:“一路上不许喝酒,不许与任何人搭活,不入官驿,不见官员,一头心意奔京师尚书省见刘大人。一人伤亡,另一人独立奔行,千万不可有误!”
    乔、马两人咋舌惊心,乃知此行非同小可。一齐答曰:“除是粉身碎骨,断无误事之理。”
    注释:
    ①阒:读‘去’,寂静。
    ②窨:读‘印’,地下室,地窖。
    ③瓿:读‘不’,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④脯:读‘斧’,干肉。
    ⑤髑:读‘独’,髑髅:死人的头盖骨。又指‘骷髅’之意。
    ⑥龇:读‘滋’,使牙赤裸或无遮掩。

    清晨,赤日东升,朝云散尽,汉源城又是一个炎夏的永昼。狄公一夜未曾合眼,早早又独个立在戍楼上瞻瞩半日。直至吃早膳时洪参军寻来,才慢慢步下戍楼,回进内衙书斋。
    “老爷,今日早衙还升堂不?”洪参军见狄公眼中血丝布满,脸色苍白。
    “不升堂了。乔泰、马荣两人回来我即去拜访梁大器与韩咏南。此刻我十分困倦,想在这个竹榻上打个盹儿。你且去值房布置衙门例常庶务。——乔泰、马荣一回衙,即来告我。”
    洪参军将佐吏刚送来的晋州平阳郡访查卷牍恭敬递上,退下。狄公读着读着,不觉入寐。
    一觉醒来已过午时,狄公见洪参军立在身边,忙问:“乔泰、马荣可回行了?”
    洪参军沮丧地摇了摇头。
    狄公颇觉失望,又撞上心事,不禁跼蹐①不安。洪参军劝他进午膳,他摇了摇头,又拟躺下。
    正巧这时内衙走廊有了脚步声,果是乔泰、马荣满头大汗闯进书斋。
    狄公急问:“可见到了中书省刘大人?”
    马荣回禀:“见到了。刘大人当即阅看了老爷的奏章。”
    “刘大人问了什么话?”
    “这刘大人并不问话,随手将老爷奏章搁在半边。又嘱我们回汉源来转告老爷,过几日拟将此事交部卿商讨议定。”
    狄公心中一冷,没想到中书省刘大人竟如此处断这十万火急的军情。过几日,恐汉源县已陷黑龙会手,生灵涂炭,人民倒悬,岂是儿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罗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