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门开了,进来的是葛罗丽亚和方才提到的两位年轻女子。
两位年轻女子
“哎呀!”
“吉尔伯特太太,您好!”
她把肯恩小姐和杰瑞尔小姐介绍给理查德·卡拉美认识,“这是迪克。”(笑声)
“我知道你很多事噢。”肯恩小姐一边吃吃笑,一边嚷嚷着。
“你好。”杰瑞尔小姐羞涩地说。
理查德·卡拉美试图起身走动一下让自己的反应看起来自然些,他被两种分裂的态度拉扯,一个是天生热诚的他,另一个他则理性地认为,这两个女孩实在是相当平庸——一点也不是那种令人心动的典型。
葛罗丽亚暂时离开进到自己房间。
“请坐,”吉尔伯特太太堆满笑容说,她现在又回复本来的样子,“把外套脱下来。”迪克担心她又会对他灵魂的年龄发表评论,然而却也因此忘了去担心要以一个小说家的良知,继续审视眼前的这两位年轻女子。
慕瑞儿·肯恩是来自东奥兰治市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她身材娇小却不瘦,体型介于丰满和肥胖之间,发色乌黑,发型经过精心打理,再加上她美丽如牛的大眼睛,以及过红的嘴唇,整体组合起来,神似一个当红的电影女星缪斯·巴拉。人们经常说她是个“吸血鬼”,她也这么深信着。她满怀希望地揣想别人会对她心存畏惧,也尽全力在所有场合营造一种危险的印象,若人们的想象力够丰富,应该可以看得见她的红旗,她总是带在身边热烈而迫切地挥舞着——而悲惨的是,它根本没产生什么特别的效用。同时,她不余遗力地追求流行:她知道每一首最新流行的歌——当任何一首旋律由留声机播放而出时,她就会一跃而起、前后摆动肩头、手指劈啪作响打拍子,若是在没有音乐的时候,她便用嘴哼唱曲调作为伴奏。
她说话也很跟得上流行“我不在乎”,会被她说成“我才不鸟呢”。——然后又强调:“可是只要一听到音乐,我就管不住我的脚,噢,宝贝!”
她的指甲留得太长,又过份矫饰,染成不自然如高烧不退的粉红色;她的衣服太紧、太时髦、太鲜艳;她的眼睛太淘气;她的微笑太做作;她几乎从头到脚都过分地强调自己而令人觉得可悲。
另一个女孩则个性明显地较为纤细。她是个打扮精致的犹太人,有一头黑发和可爱如牛乳般的白皮肤。她看起来似乎相当羞涩而内敛,这两种特质却突显了她身上散发的柔美魅力。她的家人是美国新教圣公会教徒,在第五街拥有三家贩卖时髦妇女用品的商店,住的地方是位于河畔大道的一栋豪华公寓。经过一段时间后,迪克发现她似乎处处在模仿葛罗丽亚——他很纳闷为什么人们老选择无法模仿的人去模仿。
“我们刚碰到一件很爆笑的事!”慕瑞儿热切地高声说,“在公交车上有一个疯女人在我们后面,她真的完完全全是个神经病!她不停地自说自话,说要对某人做某事,我简直被吓呆了,可是葛罗丽亚就是不肯下车。”
吉尔伯特太太张嘴,适时表现她的怯意。
“真的吗?”
“噢,她真的疯了,不过该担心的是,还好她没有对我们怎么样。天啊!真讨厌!后来有个男人从我们身边经过,说她的长相应该去盲人疗养院当夜间看护,我们听了很自然大笑起来,那个人分明是想钓我们。”
此时,葛罗丽亚自房间出现,每个人的目光都一致转向她。那两个女孩立刻退入阴暗的背景,再也没有人查觉她们的存在,也不会想起她们。
“我们刚刚都在谈你的事,”迪克迅速说,“——你母亲和我。”
“是吗?”葛罗丽亚说。
气氛陷入短暂的沉默——慕瑞儿转向迪克。
“听说你是个伟大的作家?”
“我的确是作家。”他坦承,温驯如一只羊。
“我总想,”慕瑞儿诚挚地说,“如果我有时间把我所有的经历都写下来,那么这将会是一本很棒的书。”
拉凯尔报以同情地咯咯笑;理查德·卡拉美则几乎对她肃然起敬,慕瑞儿又继续说:
“但我真不明白你怎么可以坐得住拿起笔来写。噢,讲到诗!我的老天,要我押韵我连两行都想不出来。管它的,我才不鸟呢!”
理查德·卡拉美费了很大力气才忍住不大笑出来,葛罗丽亚则不停嚼口香糖,闷闷不乐地看着窗外,吉尔伯特太太清了清喉咙,笑着开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菲茨杰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