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的孩子(6)

2025-10-09 评论

  小泉首相很快就要离开政权,作为其最后的演出,他于8月15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作为已经过去的事物,挺好!很多日本人也许是以过去时态发出了这种支持的声音。然而,我却无法忘却瓦莱里所说的那些话语——人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创造未来,准备未来。我是一个已然七十一岁的老年小说家,我深为不远之未来的日本人的命运而忧虑,尽管那时像我这样的老人已经不在人世。而且,我,还有我们,被一种巨大的悔恨所压倒,那就是没能在日本与中国、日本人与中国人之关系这个问题上达到目的并迎来巨大转机。
  7
  然而,你们是年轻的中国人,较之于过去,较之于当下的现在,你们在未来将要生活得更为长久。我回到东京后打算对其进行讲演的那些年轻的日本人,也是属于同一个未来的人们。与我这样的老人不同,你们必须一直朝向未来生活下去。假如那个未来充满黑暗、恐怖和非人性,那么,在那个未来世界里必须承受最大苦难的,只能是年轻的你们。因此,你们必须在当下的现在创造出明亮、生动、确实体现出人的尊严的未来,而非前面说到的那个充满黑暗、恐怖和非人性的未来。我憧憬着这一切,确信这个憧憬将得以实现。为了把这个憧憬和确信告诉北京的年轻人以及东京的年轻人,便把这尊老迈之躯运到北京来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已然七十一岁的日本小说家,要把自己现在仍然坚信鲁迅那些话语的心情传达给你们。七十年前去世的鲁迅显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我和你们约定,回到东京以后,我会去做与今天相同的讲演。
  唯有北京的你们这些年轻人与东京的那些年轻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友好合作之时,鲁迅的这些话语才能成为现实。请大家现在就来创造那个未来!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06年秋,于北京

  开始冒险以前与结束之后
  1
  "三人组"是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呢?倘若需要首先就此多少说上几句,我觉得还是说说他们各自喜欢的话语比较合适。提起孩子们喜欢的话语,大致说来,也不总是完全一致……
  每年,来自四国森林中的奶奶送出礼品后,便会注视着"三人组"得到礼品后欢乐的模样,然后就等待他们说出回谢的话语,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说起的喜欢的话语。
  两年前送来的那些礼品,后来竟成为最后一次。当时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明得到了六支彩色铅笔(这六支彩色铅笔的笔芯,是她非常喜爱的天蓝色)。她的面庞由于喜悦和羞怯而涨红了,回答说:
  "我,和以前一样……还是'安全'。"
  比她小一岁的弟弟朔从《树木图鉴》上抬起眼睛,像是有些瞪着似的说:
  "也谈不上特别喜欢,是'无意义'。"
  这么说了以后,他又解释:"我好像说得多了些,班上同学就把这当作我的绰号了。"
  哥哥真木当时十六岁,往年他的礼物都是古典音乐的CD光盘,可那一年,他得到的却是装着奶奶绘制的水彩画的纸箱。他用平静的声音说:
  "是'持久'。"
  2
  "三人组"以"森林之家"为基地的暑假冒险结束之后,明详细说起了冒险期间也曾思考过的问题:
  "真没想到,冒险的规模最终竟变得这么大!"
  "不过,在现实里不也什么都没发生吗?"朔回答。
  稍微隔了一会儿后,真木说:
  "我去帮助'腊肉'了!"
  而且,漂亮的柴犬①"腊肉"现在也还在家里,当然不能说在现实里什么都没发生。尽管如此,当新年期间父母亲从美国回来后,"三人组"用好几天时间长谈时,朔又说到了同样的意思。
  母亲当时一言不发,像是陷入了沉思,父亲则说:
  "无论是经历过的这次大冒险,还是现实里什么都不曾发生过的说法,只要把'三人组'想起来的都写进一本书中去,问题就能解决。因为如此一来,所谓你们什么都没有的看法就会自然消失。
  "在这个半年期间,明和朔你们两人的身高不都增长了十公分之多吗?真木虽说没有长高多少,不也长高了一些吗?你们的身体的几乎所有部分,都或多或少地一点点长大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大江健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