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36)

2025-10-09 评论

    兰登将幻灯片跳到米凯利诺的肖像壁画,上面绘着但丁站在佛罗伦萨的城墙外,手握一卷《神曲》。壁画的背景是在地狱(36)之门上方的炼狱。这幅画现藏于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佛罗伦萨主教座堂。
    “从这个标题你们可能已经猜到,”兰登继续娓娓而谈,“《神曲》是用本族口语,也就是老百姓的大白话写成的。然而,它出色地将宗教、历史、政治、哲学与社会评论融入文学虚构丰富多彩的框架中;做到了既博大精深,又雅俗共赏。这部作品成为意大利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石,以至于但丁的写作风格被奉为现代意大利语言之圭臬。”
    兰登刻意沉默片刻,然后低声说道:“听众朋友们,但丁·阿利基耶里的影响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纵观人类历史,可能除了《圣经》之外,再没有一件美术、音乐或者文学作品能像《神曲》这样,激发了数量如此众多的致敬、模仿、改编以及诠释之作。”
    兰登接着罗列了大批知名作曲家、艺术家和作家,他们都从但丁的史诗中汲取过创作的素材和灵感。随后他环视场下的听众:“现在请告诉我,今晚在座诸位中有多少是作家?”
    有近三分之一的听众举起了手。兰登放眼望去,惊愕不已。天啊,要么今天台下坐的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听众,要么就是电子出版如今真的火了。
    “好的,那你们都知道,最令作家心存感激的莫过于吹捧推荐——来自某位显赫人物只言片语的赞赏,能让别人对你的作品趋之若鹜。其实这种现象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了。而但丁更是受益匪浅。”
    说着,兰登切换了一张幻灯片。“假如你的书皮上印着这么一句话,你觉得会有什么效果?”
    世间再没有比他更伟大之人物。——米开朗基罗
    台下的听众一片哗然。
    “没错,”兰登解释道,“这就是你们所知道的那个创作了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和《大卫》雕像的米开朗基罗。他不仅是一名绘画和雕塑大师,还是一流的诗人,出版了将近三百首诗歌——其中有一首就叫‘但丁’,献给这个用阴森地狱(36)意象给自己《最后的审判》提供灵感的人。要是你们对我的话尚有怀疑,请先阅读但丁《神曲》的第三诗章,再去参观西斯廷教堂;在祭坛上方,你会看到熟悉的场景。”
    兰登翻到下一张幻灯片,画面恐怖,是一只肌肉虬结的怪兽正朝战战兢兢的人群挥舞巨型船桨的特写。“这是但丁笔下地狱(36)的摆渡人,卡戎,正在用船桨击打掉队的亡魂。”
    接着兰登切换到一张新的幻灯片——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的另一处细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男人。“这个人是以斯帖,按照《圣经》的说法,他是被绞死的。然而在但丁的史诗里,他却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正如你们在西斯廷教堂里能看到的那样,米开朗基罗选择了但丁的版本而不是《圣经》的说法。”这时兰登咧嘴微微一笑,故意压低声音说道:“千万别告诉教皇。”
    听众被逗乐了。
    “但丁的《地狱(36)篇》营造了一个充满痛苦折磨的阴间世界,超出所有前人的想象。他的描述基本上定义了现代人对地狱(36)的看法。”兰登停顿了一下,“请相信我,天主教会得感谢但丁。几个世纪以来,他笔下的地狱(36)让虔诚的信徒们惊恐不已,无疑让进教堂的人数增多了两倍。”
    兰登又换了一张幻灯片。“这就引出了我们今晚在这儿相聚一堂的缘由。”
    屏幕上打出他演讲的标题:神圣但丁:地狱(36)的符号。
    “但丁的《地狱(36)篇》提供了一幅象征与符号如此丰富的广阔画面,以至于我通常要用整个一学期的课程来讨论它们。但是今晚,我想揭示但丁《地狱(36)篇》中符号象征意义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他并肩同行……穿过地狱(36)之门。”
    兰登踱到讲坛边缘,随意地环视一圈台下的听众。“现在,假如我们打算要到地狱(36)里走一遭,我强烈建议大家使用地图。而关于但丁的地狱(36)最完整、最精确的地图当属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无人能出其右。”
    他摁了一下遥控器,波提切利那幅恐怖的《地狱(36)图》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人们看到在这个漏斗状地底深坑里发生的各种惨状时,他甚至听到了他们情不自禁发出的几声叹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