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啊。”薮岛回答。“从房内锁起来了。”
“可是上一回的剧情中曾提到门锁是搭扣式的。”
“是搭扣式的啊,就是扣上金属零件的那种锁。”
“但是如果是那种锁,从门外面就打不开了吧?”
“当然啰。如果不是这样,锁门就没意义了。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噢,嗯……,那个,我在想,那样的话女佣是怎么进去的?”
“咦?什么?”
“女佣啊,她进去房间了,对吧?”
“她没进去唷,你读仔细一点!我不是写了‘在房外颤抖着身子’吗?”
“噢,那我知道了。那么,是谁打开门的?”
“松岛啊,你是读到哪里去了!”薮岛焦躁地说。
“那么,松岛是怎么开门的?锁不是从房内扣上了吗,对吧?”
“呃……”薮岛说不出话来了。
这阵沉默将小谷推向不安的深渊,难道这个人现在才察觉到如此严重的矛盾……
“还是说……”小谷说,“松岛是以蛮力破门而入的?”
其实小谷说这句话有一大半是为了给薮岛台阶下,但是薮岛似乎无法马上会意过来,反问着:“咦?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因为这扇门从房内上了锁,如果要开门的话,就只好破门而入了。”
沉默片刻之后,薮岛才恍然大悟,“啊啊”大叫了一声。
“是啊。嗯,没错,他是破门而入的,是我疏忽了,因为这一阵子太忙了嘛。”
“那么,‘松岛第一个冲进了美祢子的房间’这句我就将它改成‘美祢子的房门好像上了锁,于是松岛破门而入’吧?”
“嗯,这样好。”薮岛说。“我原本就是打算这么写的。”
“可是这么一来,女佣的尖叫声又成了问题。”
“尖叫声?”
“是的。高屋敷他们是听到尖叫声才冲上二楼的吧?为什么女佣会尖叫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因为她看见尸体啊。”
小谷觉得头越来越痛了,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发问。
“可是,这个时候门还关着吧?门关着怎么能看见尸体?”
小谷听见薮岛在电话的另一端低声惊叫。
“这个时候女佣还无法看见尸体吧?”小谷继续发问。
“你很啰嗦耶!”沉默持续没多久便传来薮岛不悦的声音。“只会拘泥那种小地方怎么能写出大格局的作品,如果你们喜欢小家子气的东西就去找别的作家写。”
“是,呃,非常抱歉。”
“我也是人啊,不可能写出零缺点的作品,你的工作不就是填补缺点吗?”
“那么,就由我适当地修正好吗?”
“交给你了。告诉你,我很忙的。”薮岛挂上了电话。
最后,小谷将这段内容改成女佣淑子说美祢子房间的状况有异,找来了高屋敷他们。他看着改写过的原稿,心想原来谣言是真的。
所谓的谣言,就是有人怀疑薮岛清彦最近老人痴呆了。
4
小谷也不是完全没有察觉到征兆。阅读薮岛最近的作品时,小谷经常觉得某些段落很怪,不是剧情牵强就是解谜不合逻辑,都是一些薮岛以前写的小说中不会发生的情况。
那个人终于也走到了人生中无可避免的阶段,小谷这么想着。想一想,其实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毕竟薮岛清彦今年也九十岁了,或许该说至今他也算够努力了。
目前活跃的作家中,超过九十岁的占了好几成,近来还传出其中几位患了痴呆症的谣言。不过,其实并不是最近突然流行高龄作家,纯粹只是大家一起上了年纪罢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日本人不读书的情形更加严重。书卖不出去,作家便难以维持生活,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因此大幅减少。这几十年来,在小说界活跃的几乎都是那些熟面孔,换句话说,当时那些三、四十岁的作家们就一路创作至今。
年纪增长的不只是作家,读者也一样老了。新读者可说是完全没有增加,现在会买书的读者肯定和几十年前是同一票人,只不过那些旧读者们也不想尝试接触现在的新作家,只愿意继续看自己偏爱的作家的书。
因此,相较于新作家,出版社反而必须不断出版旧作家的书。尽管那些作者年近九十,甚至是百岁人瑞,还是要请他们写作,这就是基于高龄化社会而生的现况。
不过话说回来,薮岛清彦再怎么说也太勉强了,小谷这么想着。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小说也就罢了,要一个脑袋开始痴呆的人写推理小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