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的诅咒(20)

2025-10-09 评论

  “原来如此。以这次事件为例,死者本是自杀,一个偶然,使得自杀地点变成了密室。”
  “是这样。但是家具自身不会移动,所以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种呢,虽为他杀,但不是凶手直接所为,而是被害人被逼无奈陷入自杀或意外的境地。水岛不可能自己搬动家具,这也无法说明。”
  “那第三种呢?”
  “第三种就是,在房间中设计机关,由机关自动达成杀人的目的。”
  “应该不是这样吧?”
  “不是。水岛头部被他自己手中的枪击中,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手枪上也没有发现任何机关。”
  “说一下第四种可能吧。”
  “第四种与第一种略有相像,即伪装成他杀的自杀。死者为陷害某个人,不惜以自己的生命设下圈套。但因设想不周,自杀场所偶然之中变成了密室。”
  “这也不可能啊。装成他杀陷害别人,为什么还要故意放一个书架挡门呢?”
  “您说得对。第五种可能是,被害人早已死亡,却因人们未察觉或经伪装,让人觉得他还活着。”
  “这能解释密室吗?”
  “可以。比如这个诡计:大雪纷飞的夜晚,在宅邸的某一别屋中,凶手使用消音器等装置枪杀了对方。接着,设置机关,让录音机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开启,凶手则若无其事地回去和众人谈笑风生。不久,录音机里的磁带开始转动。听到枪声和悲鸣的众人飞奔出去时,大雪已经覆盖了凶手的脚印。到达别屋之后,才发现人已被杀。凶手则趁忙乱之际收回录音机。”
  我的话音未落,市长叼着烟卷,劈啪鼓掌。
  “啊,真是太精彩了!这也是你侦破过的案子吗?”
  “不,是我根据其他案件改编的。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诡计。”
  “第六种呢,与此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凶手令目击者产生一种错觉:房间里的被害人已死。然后再冲进房间,将被害人杀掉。”
  “这种类型不能套用在这次事件中吗?”
  “应该不行。我们推倒书架的时候,水岛的确已死。我当时就发现了尸体,而且据现场判断,不是刚被杀的。”
  “那么最后的第七种类型呢?”
  “这种类型在直觉上很好理解。对门窗、烟囱等进行改造,制造一种乍一看来不可能进出的表象。在屋外使用綫和金属类物品扣动屋内扳机也属于这种类型。”
  “的确,这种类型很容易想象。从外面移动书架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空书架,倒还有可能。但水岛房间里的书架装满了书。”
  我想起了书架上排列得没有任何空隙的百科辞典。
  市长嗯了一声。
  “这么多的类型,却全都套用不上,这是怎么回事?”
  “一定能套上,只是我们还不清楚是哪个。这正是凶手的独创性所在。”
  “这就是事件的看点吧?”
  “是的。”
  “也是你的推理的看点。”市长笑着说,好像乐在其中。
  “应该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我说完,喝了一大口白兰地。芳醇的酒似乎能刺激我的脑细胞。
  “家具被搬和密室有什么关系吗?”
  “绝对有。”我断言,“这不是因一时兴起或者喝醉了做出的事。凶手肯定有不得不那样做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我想不起来。”市长抬起手来摆了摆。
  紧靠墙壁的书架和其他家具浮现在我眼前。那意味着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一时间,沉默将我们包围。
  “那……怎么呢?”市长变换了语调,眼神似乎在暗示什么,“若是他杀,凶手会是四个孩子之一吗?”
  “还不清楚。虽然……”我缄口。
  “怎么了?”
  “要是那样,就太……”
  “太……”
  我决定一口气说出来。“动机就太单纯了。”
  “是吗?”
  “四个孩子的母亲在做什么?”
  “去世了。”
  “都去世了?”
  “是的。这也只是谣传……”市长压低声音,嘴角浮现出诡异的微笑,“听说水岛喜欢病殃殃的类型。”
  嘿,真是让人无语啊。
  “是因为不得不独自抚养孩子,积劳成疾,才早逝的吧?”
  “你很清楚啊。”
  我叹了一口气,挠了挠头发。
  “如此说来,四个孩子虽然都是水岛的亲生骨肉,却对水岛报有怨恨之心,是吧?”
  “据说是这样。”
  “而且水岛死了。他们还能继承遗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