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给两位冲茶。”
房间的角落里甚至还有处家庭吧台。太太拿出一罐日本茶来,说道:“这可是我们从东京带过来的。”
菜穗子扭头在屋里环视了一圈。墙壁和家具的色调,全都统一成了深沉的茶色。惟有窗帘是深绿色的。
“拙荆对这房间很中意。”
大夫往茶几上的烟灰缸里掸了掸烟灰,冲着自己的妻子伸了下脖子。“经理也总会帮忙,替我们预留好这间房。”
“喜欢这间房的人恐怕不止我一个吧?你自己不也说过住不惯其他房间的吗?”
“我不过只是习惯住这间房子而已。”
“又说这种话……你这人呐,就喜欢嘴上逞强。“
太太把冲好日本茶的茶具放到茶几上。在这种地方嗅到这样的香气,总会让人有种怀念般的错觉。
“这房间的一楼就是‘伦敦桥’房间了吧?”
菜穗子望着正面墙上的壁挂说道。壁挂与她们那间的材质相同,同样也雕刻着浮雕。甚至就连壁挂上的英文似乎都是同一个人的笔迹。
LondonBridgeisbrokendown.
Brokendown,Brokendown.
LondonBridgeisbrokendown,
Myfairlady.
“能让我看一下吗?”
还不等夫妇俩回答,真琴便已凑到了壁挂旁,把壁挂给翻了过来。只见背面也同样刻着这首歌的日语译文。
伦敦桥要倒塌了,
要塌了,要塌了。
伦敦桥要倒塌了,
我的窈窕淑女。
真琴把壁挂放回原位,问道:“菜穗子,明白这意思吗?”
菜穗子轻轻摇了摇头:“英语的意思倒是明白……不过却搞不懂这歌到底想表达什么。”
大夫双手握住杯子,眉眼重得比以往更低了。
“让人捉摸不透这一点,似乎就是《鹅妈妈之歌》的专利啊。”
之后他又解释道:“似乎全都是些凭感觉即兴写的东西。好像就是为了配合曲调似的,总之挺有趣的。”
真琴重新坐回沙发上,说:“难道还有曲子?”
夫人回答道:“有啊。所谓《鹅妈妈之歌》,几乎可以说是英国传统童谣的代称。比方说,《玛丽的小羊羔》就是其中之一。”
“啊,那首歌我听过。是‘玛丽有一只小羊羔,小羊羔,小羊羔’吧?”
菜穗子试着唱了两句。那曲子她曾在很久之前听过。
“除了这首之外,你们应该还听过不少其他的曲子才对。只不过你们不知道,它们就是所谓的《鹅妈妈之歌》罢了。这首《伦敦桥》也配有着旋律。而这首歌的词之所以会让人感到玄妙,除了调子不错之外,似乎还存在着其他的理由。”
虽然并非是在有意卖关子,但太太却先啜了口茶,感叹了一句“果然还是日本茶的味道最好”之后,这才微笑着继续说道。“实际上英国也的确有座伦敦桥,但每次建造好之后就会被水冲垮。从十世纪到十二世纪的这段期间里,英国人曾几次试图在泰晤士河上建造桥梁,结果却每次都被大水冲毁,而这首歌讲述的就是当时英国人的实际感觉。其实这首歌还有着下文,说是用黏土造的被水冲垮的话,下次就用砖块造,用砖块造的被水冲垮的话,下次就用钢铁造——如此逐级递升,最终说是用石头造。而实际上,在十三世纪建成了石桥之后的六百年里,直到被人拆除之前,那座石桥都一直安然无恙。”
“知道的可真够详细的呢。”
真琴对太太的博学多才赞誉有加。菜穗子也露出了一副钦佩的表情。
“也没有啦。”
太太看起来似乎很开心,面带羞涩地说。太太身旁的大夫却一脸早已兴味索然的表情,懒懒地说:“嘁,还不都是听经理讲述的嘛。”
太太嘟起嘴来,扭头冲着丈夫说:“可我能记得清清楚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你却连自己去年在车站站台上摔过一跤都忘了呢。”
“每次有客人来你都会重复一遍,记性再差的人也会记住的啦。”
“你是在说我记性差吗?”
“那个……”
眼看老两口搞不好就要争吵起来,真琴连忙插口问道:“经理对《鹅妈妈之歌》知道得很详细吗?”
听真琴发问,太太就像是这才想起真琴她们还在身旁似的,红着脸说道:“没错,据说当时把各房间壁挂上的英文翻译过来的人就是经理,估计当时他也对诗的内容学习调查过的吧。就像他所说的,其实这些有关伦敦桥的知识,也是经理告诉我的。不过如果换作是其他事的话,或许我转头就会忘掉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