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灵活性:尽管项目名称是童谣杀人,但其实还有数不尽的其他各种变化。诸如诗词歌赋、童话故事、古书文献、甚至其他推理小说的故事内容,都可以利用作为模仿对象。但是过于专门、或难于理解的作品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因为它们难以让一般读者产生共鸣感,阅读时所能感受到的乐趣自然也大减。
**参考繁多:除了上面介绍的入门必读三大作品之外,前前后后还有数之不尽的参考书目。就以日本新本格作品而言,便已存在着各色各样的佳作例子,其中包括暴风雨山庄式的《雾越邸杀人事件》,以文明都市为舞台的《恶魔的水槽密室》,模仿古藉文献的《圣アウスラ修道院的惨剧》,模仿童话故事的《金雀枝庄的杀人》等等,由于数量太多未能尽录。
**市场价值:不论是一个怎样容易学习、容易实践的方案,假如完全没有市场价值的话,这方案便实在没有太大意义,幸而童谣杀人总算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虽然范达因没有为读者带来太大的惊喜,但克莉丝蒂却把童谣杀人推至高峰,从而读者对这种手法不但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可说是对它趋之若鹜,因此它可以称得上是众多热门必卖诡计之一。
**无惧雷同:使用童谣杀人作为主题诡计的作品,即使故事内容恰巧与其他类似作品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害怕被看成是抄袭别人,事实上在现存的名家作品中,早已有不少是在诡计结构上大同小异的,例如夏树静子版的《有人不见了》便与克莉丝蒂版的《无人生还》同出一辙,大家只会认为那是挑战经典名著的新作,而不会诟病其中有模仿的成份。
**流传千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关于《无人生还》的评论文章,而无可避免的都会提及到诡计相近似的其他作品。因此若然能够创作出一部与这不朽经典之作有几分相似的新作,那么使它流传千古便绝非妄想,假如构思比《无人生还》还略胜一筹的话,甚至更可能成为另一部举世瞩目的名著。
——香港路人甲
“警部,杀人事件啊。”当我正在书写着桌上的文件之际,部下猛然的冲了过来。
我伸手拿起了外衣然后问道:“地点在哪里?”
“XX町姓大黑的家中,主人一朗被杀。”
“大黑一朗?他岂不是一位名人?好,立即赶去。”一边把手穿过衣袖、一边站了起来。
大黑一朗是在日本属中下级的大黑制药公司的董事长,公司虽然曾在某段时期衰落,但据我所知最近又再好转过来了。
与“大黑庄”这名字给人的印象完全相反,这是一座墙壁铺设了纯白色瓷砖的建筑物,从二楼圆拱型的露台上,甚至还会有像迪士尼电影中的什么公主登场吧。只是放于大门旁边的废物袋,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个看来五十岁前后的瘦削女性,她自我介绍说是女佣、名叫绀野绿。从那颤抖的声音便可以知道她是非常的惊慌。
“被害人在哪?”
“这边。”
跟随女佣到达宽阔的大厅,在沙发的贴邻有一名男性倒下,旁边有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年轻男人,还有一个看似是医生、穿着白衣的男人。那中年女人把面埋向沙发、正在不断的抽泣着,而那年轻男人和医生则露出沉痛的表情在坐着。
自我介绍过后,我便去确认他们的名字。在哭的女人是被害人的妻子、叫大黑野舞子。那个年轻男人是他们的儿子次郎。医生的名字则是……算了,什么也好吧。
尸体穿着浅蓝色的长袍,也不知是否由于痛苦而扭动的缘故,敞开了衣襟。
“是毒杀,应该不会有错。”医生望着尸体断言道。
“那些是……”那样说的我指向桌上,在那处摊放了一个扁平的箱子,里面并排着一些巧克力。
“好像是今早送来的。”儿子次郎回答道。
我问那医生道:“那些巧克力有毒?”
“多半是了,刚在这里开始吃这些巧克力。”医生指向地上说。那儿还有半片巧克力掉落在淡紫色的绒毡上。
我点了头,然后叫了鉴证人员前来。
在现场检证进行期间,我在一朗的书房内向有关人等问话。首先从次郎开始。
“没想过父亲会成为谁人杀害的对象,因为也没有想起曾做过什么令人怨恨的事情。”次郎皱着眉头、以沉重的语气说道。
那种人即使做坏事也视作等闲——这句话我没说出口。
接下来的便是那女佣人。我询问了送来巧克力时的情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