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的守则(8)

2025-10-09 评论

  “妈!”儿子辰哉赶去抱住了她,“妈,怎么啊!”
  “辰哉……对不起……”未亡人小枝子气绝身亡了。
  “妈、妈是凶手么?”
  “什么?”
  “可怜!”
  “难道说她竟是凶手……”
  村民们人人都说出了叹息的话来,也有些人在哭泣,室内可算是一片混乱。
  我愕然的望向旁边,天下一在站着发呆。大概因为解谜的途中竟让凶手自杀死了,所以变得呆若木鸡。
  “大河原君,”他仍然在迷糊中,“可以回去了吧。”
  “不可以啊。”我抓着他的衣服道,“要完成密室解谜呀。”
  天下一半哭着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解谜吗?”
  “也没办法,速速完事便可以了。”
  他目无表情的环顾村民,若无其事的想制止各人随意的行动。
  “那么各位,现在要说明密室的谜了。”他坚定不移的说,然而谁也没有听。一个阿婆望到这边,擦一下鼻涕后又再望到那边去。
  “那个晚上雪下得很大,事实上这个秘密隐藏在这雪之中。凶手大概是预料到会有那样的雪,因此选择了那一晚。”
  “唏,在说些什么啊。”
  “扮演侦探的人,在说密室怎样等等。”
  “什么?那算了吧。”
  “还是要运走遗体呀。”
  年青一辈的小伙子开始把的遗体运走,随后的人也各自离开。
  “作藏的屋子早已老化了,只要屋盖积满雪,屋子便会变得倾斜!”天下一大声怒吼。但还在听的人仅剩得我和警员阿伯。其实阿伯也想离开回家,只是他的手腕被我抓住了。
  “就是这样,制造密室的是雪。雪的重量把屋子巧妙的倾斜,结果导致前门不能开启,而凶手则早已把这些预计在内,因此刻意的把门闩放在门的旁边,使得看来好像锁上了闩一样。这便是——密室的真相!”当天下一说完的时候,其他的人已经谁也不见了。
  “嗯,是这样啊。”我特意的说,“没注意到那个,今次又输了一仗。”我以手肘向警员阿伯撞了一下,暗示你也要说些什么。
  阿伯慢慢的望向天下一道:“喔,主要是门因倾斜了而打不开。”
  “大概是这样了。”
  “呵呵呵……”
  不祥的预感。这个阿伯会说出些什么奇怪的话么?正想着之际,禁忌的一句已经漏了出来。
  “那,那又怎样啊。”
  “怎样……所以……。”
  一片不安的沉默过后,天下一突然哭泣了起来。
  完全无法收拾。
  虽然读了老掉牙的谜团的读者也可怜得很,但对于不能不作解谜的侦探来说,却更是辛苦万分的啊。
  (原文初发表于“小说新潮”1991年6月号)
  杂谈感想
  “密室杀人是否真的太多了?”这是本篇《密室宣言》的主题,也大概是作为推理小说作家的东野圭吾想说出来的心底话。而作为读者的我,便针对这个有趣的问题,从传统的5W1H的角度,尝试找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真相。
  (1)What(什么)顾名思义,所谓密室杀人是指凶手在某个被封闭的场所内杀人然后逃之夭夭,也就是说,凶手从“物理上应该是绝对无法离开的空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这必需在“凶手不可能从外边轻易的把空间封闭起来”的大前提下才有意义。然而,广义上的密室杀人还不只这些。在雪地上没有凶手逃走时应该留下的足印、在众目睽睽之下凶手来去无踪的杀人,还有在严密保安情况下的神秘杀人事件,以上全部的设定都能算得上是密室杀人诡计。
  (2)Who(谁人)首先创作密室杀人故事的,大概便是被公认为推理小话之父的爱伦坡(Poe),他发表的首篇侦探小说《莫格尔街谋杀案》便是以这为故事重点,而紧追随其后的侦探小说作家则可谓不计其数,特别是名家卡尔(Carr),更被誉为密室之王,作品总数超过七十部。从欧美接捧过来的日本,也有数以百计的作家曾创作过密室推理,当然其中以作品风格属解谜为主的本格派占大多数。战后时期的横沟正史、高木彬光、又或是七十年代的山村美纱等,都相继发表了不少密室名作,甚至连并非以解谜为主的作家们如森村诚一或赤川次郎,都有以密室为主题的代表作。而喜爱创作密室诡计的新本格派作家当然更为数不少,其中包括了身为卡迷的二阶堂黎人,及首回梅菲斯特赏的得奖作家森博嗣等等。
  (3)When(何时)一如前面所提到的,首部密室杀人小说、创作于1841年,其后有关这个诡计类型的创作一直延续至今,在日本即使于旧本格式微、社会派兴盛的时期,也曾经出现有一些使用密室诡计的佳作。到了从十多年前开始的新本格年代,作家对于这个题材更是乐此不疲,甚至于2002年,日本讲谈社更以庆祝什么二十周年为名,特别筹划出版了一系列十多部以密室为主题的推理小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