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30)

2025-10-09 评论

  “那是当然,不论何时,和哪个作家配合都是这样。”
  “那时,您和日高先生谈了些什么?”
  “首先是内容、书名、情节啦,再来则是讨论人物的性格等等。”
  “是你们两个一起想的吗?”
  “不,基本上日高先生都已经想好了。那是一定的,因为他是作家嘛。我们只是听取作家的故事,陈述自己的意见而已。”
  “例如将主角设定为烟火师傅,这也是日高先生自己的创见吗?”
  “当然。”
  “那你听了以后作何感想?”
  “感想,什么意思?”
  “你没想说那确实是日高先生才有的创意吗?”
  “我没特意想到这个。不过,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写烟火师傅的作家并不在少数。”
  “有没有哪些部分,是因为三村先生您的建议才修改的呢?”
  “那部分占的并不多。我们看过完成的稿子,发现哪里有问题才提出来,至于要怎样修改则是作家的事。”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日高先生拿别人的作品,用自己的语汇、自己的表现手法将它改写,然后让你来读,你会分辨的出那是别人的作品吗?”
  三村想了一下后回答:“老实说,我分辨不出。因为要判断是不是某位作家的作品,藉助的就是词汇的运用以及表现的手法。”然而,他不忘补充说道,“可是,刑警先生,《死火》肯定是日高本人的作品。在他写作期间,我曾见过他好几次,他总是非常苦恼,至今依然还有破解不了的难题。如果是以他人的小说为草稿的话,应该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对于这个,我不敢再说什么,只道了谢就起身了。不过,在我脑里却出现相反的论调。
  我心想,痛苦的时候要假装快乐是很困难,但快乐的时候要假装痛苦却还好办。
  我的影子作家假说并未受到动摇。
  犯罪的潜在因素往往是女人,这句话耳熟能详。不过,针对这起案件,警方却不怎么深入调查野野口修的男女交往情形。不知为什么,侦查小组之间似乎产生一种共识,认为野野口修和这种事扯不上边。或许是野野口本人的形象,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错觉。虽然他长得不是特别丑,但却很难想像跟他在一起的女性会是什么样子。
  然而,我们看走眼了。即使是他,似乎也有交往密切的女性。再度前往野野口修住处调查的搜查人员,发现了这条线索。
  他们找出了三件证据,其中之一是一条围裙。格子花纹,很明显是依女性喜好所设计的,它放在野野口修的橱柜抽屉里,看得出是洗过、烫好后才收起来的。
  偶尔到这屋里来的那名女士,在帮他整理家务时所使用的?警方如此猜测。
  第二件是一条金项链,连着礼盒用包装纸包着,是世界闻名的珠宝品牌,令人一看就觉得像是要送给谁的礼物。
  第三件是旅游申请表,它被折得小小的,和包装好的项链一起放进珠宝箱里。申请书是某旅行社的固定表格,其上的内容显示野野口修曾经计划前往冲绳旅游。申请的日期是七年前的五月十日,预计出发日是七月三十日,可见当时打算利用暑假去玩。
  问题出现在参加者栏位所填的姓名。和野野口修并列的名字是野野口初子,年龄二十九岁。
  我们马上针对这名女性展开全面调查,结论是这名女性并不存在。正确说来,在野野口修的亲戚或家人里,根本没有这号人物。合理的推测是,他和某名女子假扮夫妇,打算相偕去旅行。
  由这三样证据我们可以推断,至少在七年前,野野口修有一名可以称之为恋人的对象。姑且不论现在他和这名对象的关系怎样,就他本身而言,他应该还对这名女子念念不忘。要不然,他不会郑重地把两人的纪念品收藏起来。
  我向上司报备将对这名女子展开调查。我不确定她是否和这起案件有关,不过说起七年前,正好是日高邦彦发表《死火》的前一年,当时野野口修是怎样的景况,应该见过这名女子就能知道吧。
  首先,我试着去问野野口本人。面对撑坐在病床上的他,我说了发现围裙、项链还有旅游申请表的事。
  “我想问你,那件围裙是谁的?那条项链你打算送谁?还有,你计划和谁去冲绳旅行?”
  面对这个话题,野野口修一改常态,表现出拒绝讨论的态度,他明显地惊慌失措。
  “这些事和这次的案件有何关联?没错,我是个杀人犯,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可是难道连不相干的个人隐私都必须公诸于世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