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的救济(101)

2025-10-09 评论

  “啊……”
  “所以我当时就想,如果她是故意这么做的,那么情况又会如何呢?她故意不去打扫,故意让上边积满灰尘,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就在我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脑海中便产生了逆转案情的设想。”
  薰望着这位学者的脸轻轻点了点头:“不愧是您啊。”
  “这倒也没什么可值得夸奖的。不过话说回来,女人这种生物真是够可怕的,竟然会想出这种毫无理性可言又充满了矛盾的杀人手法来。”
  “说起矛盾来,听说若山宏美决心把孩子给生下来了。”
  汤川诧异地回望了她一眼:“我怎么就不觉得这其中有矛盾呢?想生孩子不是女人的本能吗?”
  “据说劝她把孩子生下来的人,就是真柴绫音。”
  薰的一句话,令物理学家的表情在一瞬间冻结住了。之后,他开始缓缓地摇头道:“这个嘛……的确有些矛盾。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这就是女人。”
  “的确如此。看来这次最后能够从理论上解决了案件,简直就是个奇迹,你们难道不觉——”汤川看了看草薙,说了一半的话突然停住了。
  薰也看了看自己身旁,发现草薙已经耷拉着脑袋睡着了。
  “在粉碎了一场完美犯罪的同时,他的爱也彻底被辗成了碎片,他感到如此疲惫,也是理所当然的。就让他稍微休息一下吧。”说完,汤川喝了一口杯里的酒。

  救济逆流谋杀
  ——东野圭吾的女性犯罪讲义
  (本文涉及谜底,请阅毕正文后,再行浏览!)
  2006年,注定将成为东野圭吾写作生涯中最重要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年。是年,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日剧《白夜行》,不但创下了平均12.28%的收视率,还一举夺得第48届日剧学院奖的四个主要奖项。受其影响,不但该剧的原著小说得以大卖,而且还促成了其早期的一些乏人问津的绝版小说获得再版。此次经历,被视作日本推理界文学与影视之间完美合作的典范,这也为日后“侦探伽利略系列”影剧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同样在这一年,东野创作于2005年的长篇《嫌疑人X的献身》,赢得“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杰作推理”、“本格推理小说”三大年度推理排行榜前所未有的三冠王,并先后拿下本格推理大奖(第6届)和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第134届),继陈舜臣、桐野夏生之后赢得了推理界“获奖三冠王”(囊括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直木奖三项大奖)的无上光荣。
  稍微熟悉一点东野的读者都知道,《侦探伽利略》、《预知梦》、《嫌疑人X的献身》构成东野圭吾的“侦探伽利略系列”。而他本人在此之前,是从来不撰写“系列小说”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系列小说”有一个相对严格的评判标准,即系列中各个作品之间的最低关联度。所谓最低关联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没有统一的形象一致的系列主角,没有具备明显的时空承继色彩的背景情节。以这两方面来观察东野此前创作的作品,我们将会明确感受到这种非关联性。
  与《侦探伽利略》和《预知梦》相比,《嫌疑人X的献身》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作为该系列的首个长篇,受篇幅影响,东野在处理这部作品时有较大的区别;二是作品在内容上不再以一个玄妙绚丽、充满神秘气质的谜团开场,而是在初始章节就切入朴素平常的死亡事件,扬弃诡谲的杀人场景和离奇的杀人手法,复归日常秩序的本格精神;三是小说人物设置上,汤川的戏份明显减弱,以其“对手”身份出现的数学天才石神哲哉成了真正的主角,尽管后者在两人的对决中遭遇重击,却愈加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尊重。
  而该作的续作《圣女的救济(101)》,也基本承袭了力述三个特征。
  独立性与名侦探
  《嫌疑人X的献身》赢得莫大成功之后,东野圭吾先是在文艺杂志《ALL读物》发表了短篇推理作《落下》(后来成为第三本“伽利略系列”短篇集《伽利略的苦恼》中的首个短篇),安排了新人女刑警内海薰的初次登场,并与汤川学首次合作,破解离奇的坠楼死亡事件。之后开始在同一份杂志上连载《X》的续书、该系列的第二长篇《圣女的救济(101)》,时间长达两年。这部几乎不逊于前作的小说完稿之后,作者陆续发表收入《伽利略的苦恼》中的其余四部短篇,最终于2008年10月由文艺春秋出版社同时推出两本新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