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透过窗子看到的情景,无疑是利用大型显示器制造的效果。他大概找了以前的同事,得以破例拿到试制品。
女作家的身影想必是利用电脑制作的图像。他连小孩都不忘编辑进去,心思也太缜密了吧。
这样空调的谜团也解开了。大型显示器和电脑持续运转后,发热量大得惊人,为了降温散热,就必须一直开着冷气。
只是,真看不出来,她丈夫居然这么有文才。
想到这里,我心中一动。
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丈夫在写作。
但他认为打着年轻女作家的旗号比较容易畅销,于是都以太太的名义推出。
这么一想,一切都对得上号了。最近宫岸玲子交稿很准时,是因为他辞了公司的工作,可以专注写作。
“然后呢?”
听我说完前因后果,总编板着脸问:“那又怎样?”
“什么怎样啊您不吃惊吗?”
“吃惊啊。”
“就是啰。”
“但这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
“我们要的就是宫岸玲子这块金字招牌。只要书上贴了这块招牌,读者就会买账。至于宫岸玲子究竟是谁,根本无关紧要。明白没有?”
“明白了。”
“那好,”总编指着我的办公桌,“快去忙你的。”
我心悦诚服地回到座位,觉得总编所言确实有理。倘若宫岸玲子其实是个竹竿男这一真相曝光,我们或许会被读者杀掉。
听之任之吧,我下了决心。
又过了几年,宫岸玲子的书依然畅销不衰,只是出版界从来没人提及她的私生活。顶多参加宴会时,新入行的编辑偶尔会说:“前些天第一次从窗户看到了老师,真是吃了一惊。和出道时相比,她的样子几乎一点都没变。”也就是这种程度了。
碰到这种时候,我们这些资深编辑就霍地转身,和其他人闲谈起来。
(完)
神田是我常来的地方,旧书店却一次也没进去过。不戴手套去碰那些以前不知归谁所有的书,光想想都觉得不舒服。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最近很少看书了,偶尔瞄瞄铅字,也都是求职资讯杂志之类的。这一两年,我连书店的新书专柜都敬而远之。
但那天不知怎的,我却信步走进了那家旧书店。它位于拉面店旁边,门面狭小,脏兮兮的旧书一路堆到门口,我一个不留神,前几天刚买的裙子都蹭脏了。
店里的顾客全是男的,每个人都兴趣盎然地细细打量着架上的书,不时抽出一本来看,感觉就像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其他人视而不见。我觉得他们一定都是宅男,迷恋书本的那种。
我懒得一本本抽出来看,只是眺望着成排的书本,心想,待在这种地方算什么名堂?就算进来了,也压根就没有想找的书。这里是世界上与我最没交集的地方之一。
但不知什么缘故,我却无法抬腿离去。刚才从这家店前经过时,我有种预感,这里有某样东西,它在呼唤着我。
我在店里转悠着,心不在焉地望着书山。这里究竟有什么如此吸引我呢?
转了好一阵后,我不禁在心里嘲笑起自己。真是蠢透了!这种地方哪会有救得了我的灵丹妙药?只不过是自己走投无路,实在没辙了,才会产生这种奇怪的幻想。
去吧,还不如去喝杯苦咖啡强些。
这样想着,我走向门口。就在这时,我发现了那本书。
那是本白色的书,放在最靠近出口的书架边上,厚约一厘米,没有封面——《杀意使用说明书》。
这是书名。
文字磨损得厉害,得仔细看才能分辨出来。为什么会留意到它,我自己也不知道。
回过神时,我已经买下书出门了。在收银员拿出书结账时,店主似乎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但最后只是冷淡地说:“两千六百元。”
两千六百元。若是拿来解闷,价格还算适中。
回到狭窄的单身公寓,简单吃过饭后,我把买来的书摆到桌上。《杀意使用说明书》,好诡异的名字。我这才想起,自己连它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没搞清楚就买下来了。该不会是实用书吧?
然而,书的第一页上印着如下文字:
【谁都会很容易产生杀意,但实际上,正确的使用方法却未曾广为人知。靠着一知半解的知识去使用,很有可能招致非常可悲的结果。本书旨在为初次使用杀意的读者提供指导,确保您安全正确地实施杀人。此外,读过本书后,达到目的之前,请您珍重保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