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零件成本的目的,是福斯恃随着自身引擎输入范围的扩大,企图在日本开展现场组装业,进而等到汽车资本完全自由化的时侯,为自已能在日本自由制造汽车做准备。当然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给自己夺取日本现有的制造工厂创造条件。因为利用日本的零件制造厂,还可以为它在韩国的加工工厂提供零件。而对日本车子是否侵犯了福斯特的利益的调査,则是为了给近来大量涌入美国市场的日本车施加压力,更为了福斯特能通过它达到接近日本汽车制造厂的目的。
新闻界大作文章的自动变速机制造合资企业爱莎·瓦那公司成立许可申请事件,就是有代表性的例子。
日本方面总把汽车装璜上的疵病,说成是制造厂的一时疏忽,抵赖了事。即使一旦有入揭发它所生产的密闭式散热器、动力方向盘以及发动机的汽缸预制板的砂子铸模都有问题的时侯,汽车制造厂也可凭借政府的过份保护,随心所欲地从丰厚的利润中赔偿点钱完事。
这些汽车制造厂与居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首的尤尼皮莎·摩达斯相比,当然有天壤之别。摩达斯年间销售额高达七兆元,比日本国家预算还多,纯利润也有六千亿元之多。但尽管如此,象名古屋和日新等汽车制造厂每年也有二百亿元的利润,小制造厂也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即使汽车资本自由化了,要合并却也谈何容易。
这时,有人揭发武田强迫专为名古屋汽车厂制造“名古库勒特”牌自动传送带的名古屋汽车厂子公司爱莎精机,和福斯特、尤尼皮莎·摩达斯——UM——及库林格签订相互购买许可协约,侵犯了包勃·瓦那公司的利益。武田为之梦寐不安。
包勃·瓦那公司(BW),是生产自动变速器的权威性厂家。除了奥达汽车公司,它绝对不容许其他汽车厂购买自动传送带。
于是,UM、福斯特、库林格都受到了来自BW方面的利益侵犯的控告。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争吵协议,最后的结果是:UM、福斯特和库林格都与BW签订相互购买许可协约,并在协约里规定:BW在组建任何子公司的时候,都应该占该子公司全部股票的半数以上。
接到了福斯特的这一通知的BW,马上向名古屋汽车制造厂停止了自动传送带的供应。
一旦受到利益侵犯的控告,名古屋汽车制造厂就不能再向美国出口汽车了。现在的美国,配置手动传送带的车子近乎绝迹,装置自动传送带的名古屋汽车却为大部分美国妇女所喜爱。因为她们不会驾驶其他车子。所以,这一变故,使名古屋汽车厂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
最后,名古屋汽车厂终于决定向BW公司赔偿一切利益损害费,并命令爱莎精机接受BW的技术提携。
然而在协约中得到了UM、福斯特和库林格特殊许可的BW公司,拒绝了名古屋汽车厂的技术提携的要求,并通知它,若不成立以BW占全部资金的百分之五十一的合资企业,它决不妥协。
在汽车制造方面,外资超过民族资本的合资企业,是通产省所绝对不能许可的,这是它的一贯方针。但在这次事件中,由于名古屋汽车厂的困境,通产省却不得不破例允许了爱莎·瓦那公司的成立。
然而,倘若BW公司将它在爱莎·瓦那公司中拥有的股票全部转卖给了福斯恃,那将会给福斯特夺取名古屋汽车公司提供突破口。当然如果不这样,早已对名古屋汽车公司垂涎三尺的福斯特,也会通过它专造比赛用汽车的子公司萨鲁皮·爱马利加公司,接近名古屋汽车公司的。
武田开始不满于自己不择手段地充当企图征服日本的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的急先锋的角色了。他觉得自已简直象卖国奴。如果日本的汽车产业被美国夺取,这巳是跟美国夺取人造黄油,速溶咖啡的日本市场等问题完全不同性质的事了。
由于战败带来的飞机制造业的萧条,使日本的航学技术大大落后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要是现在领导日本工业的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员们,也象被进驻军雇佣的组装工那样,只能按照代顿罗伊特送来的说明书干活,那日本将完全沦为殖民地了,将成为第二个香港。
当武田不久被库林格公司聘请的时候,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库林格的手段之恶劣,比UM和福斯特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资本主义的生命就在于无限止地追求利益,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天经地义的……。
库林格公司的资金若换成日币、有六千亿元,利润近七千亿元。它居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中最后一位。资本实力还不及位居第一的UM的五分之一和第二位的福斯特的三分之一。尽管如此,它仍是全美第五大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中,库林格产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十八的水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大薮春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