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思是一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微小、毫无关系的事情,在纷扰不可测的混沌中,可能扮演具有影响性的关键角色,带来巨大的改变。此理论于一九六二年由美国气象学宗洛伦兹(Lorenz)提出。
“哈哈,你说话还是那么尖锐。嗯,最近我对免疫抗体的多样性【注】问题很感兴趣。”古井教授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
【注】此理论由日本人利根川进提出,荣获一九八七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DNA会在从胚胎细胞转变成制造抗体的B淋巴球过程中再次排列组合,因此只要少数的免疫基因,就能对付数以万计的外来抗原。
对于他们的交谈,我一句也听不懂,于是站起来去厨房洽茶渎水。当我端着茶回来时,两人的交谈已经转换到我能部分理解的话题上了。
“御手洗君,你真有先见之明!正如你之前预测的,现在自然科学界的最高端是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和遗传学就快成为过去式了。如今不再是物理学家得诺贝尔奖的时代了。”
“是啊。不过在日本,分子生物学好像被划分在了遗传学的范畴。”
古井教授听完,苦笑着说:“正如你所说的,日本还没有一所大学将分子生物学设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最近日美之间产生稻米纠纷,虽然日本几乎没有专业农户,却没有一家大学撤销农学院。”
“不仅如此,日本根本没有培养优秀科学家的制度,日本和美国的做法有着根本的区别。日本完全采用过去的师徒制,在大学里,教授向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知识与技术,却不给他们练习和参加实践的机会。学生只能跟在后面,被动地看着教授用混合式或者利用同位素的标记式做实验。”
“是啊,很难通过实验室获取到最新的科研成果。”
“所以日本很难再出现诺贝尔奖获奖者了。美国与日本的人才培育方法实在相差甚远。”
“根据调查,到高中为止,日本学生还胜过美国学生许多,但进入大学后,这种压倒性优势就被逆转了。在日本,进大学本身成为了最终目标,但入学后学什么,准备取得何种研究成果,反而变成了次要的。”
“正是如此。”古井教授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说道,“一切都局限在师徒制的框架之中,只要爬到教授的位置就算大功告成了,是农学院还是理学院都无所谓。回到乡下,大家也不管他到底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是看到近几十年科技的进步速度,我强烈感到日本知识机构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在美国,旧的学院不断被淘汰,新学院不断成立,这样才能顺应最新理论的需要。而日本的文化教育机构日趋保守,由此看来,日本的科技发展前途一片暗淡。我们国家的学者总是把目光集中在落后的领域,而往往忽略了最先进的东西。因为他们总想着名节和地位。所以你刚才提出成立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我看一时还很难做到。”
“所以您才在做混合实验吧?”
“或许如此吧。你的眼光总是很长远,真了不起。而我却完全没有意识到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已经落后了。”
“生命体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是一连串偶然的产物吗?生命和思考都是物质层次上的现象吗?当尖端科学达到某个饱和点时,科学家或许又会回过头来探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的问题,我相信以后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回到我们的世界,我们实在很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才。”
“不、不,我只是思考自然科学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例如,就遗传学的研究而言,在孟德尔【注】那个时代,他只能以豌豆和果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如今则是研究噬菌体和细菌了。但是,λ噬菌体的遗传因子只有五十个,而人类的遗传因子有五万至十万个。这就好像看到沙拉的图片就对调味酱的味道大放厥词一样,今后的研究对象可能是哺乳动物,是老鼠或者兔子,接下来就是狗或者猫。所谓的实验,哪怕有九百九十九次失败,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已经很好了。要证明某个生命体成熟过程中的基因重组的事实,以及确保多样性,就必须剖开成千上万母亲的肚皮,取出胎儿,予以混合,但我可不是开膛手杰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岛田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