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述说了。
“噢!”洁一脸正经地点着头。
“因为看起来很自然,所以让人产生那样的错觉。其实并不是那样的,这座公园是人造的。这座岛原本的自然面貌是既无章法又贫乏的。曼哈顿岛的发展是荷兰人从南端的下曼哈顿开始,逐渐往北开发的……”
“当时就建造了格子状的道路吗?”洁插嘴问。
“是的。当时有一个计划叫‘纽约计划’,在那个计划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座岛上铺设出像地图上的格子般的道路。可是,那时以斜线的方向发展的百老汇已经存在了,为了不破坏下曼哈顿的格子状街道,才会出现熨斗大厦那样的建筑。还有,当曼哈顿的格子状街道成形的时候,这座公园连一个影子也没有。”
“在曼哈顿铺设格子状马路的都市计划,被称为‘纽约计划’,是吗?”洁很谨慎地发问。
我对他点点头,接着说:“是的。但是在‘纽约计划’里,并没有建造一座大公园的计划。”
“‘纽约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一八一一年。”
“一八一一年呀!那是十九世纪初的时代。”洁说。
“是的。从那时起,经过了大约四十年,也就是一八五〇的时候,新闻工作者兼诗人威廉·卡伦·布赖恩特,在纽约邮报上刊载了‘中央公园构想’的报导。他认为正在持续急速发展的这个都市,需要有一个让市民休息的场所,如果放任建筑物无止尽的发展,我们将失去拥有让市民休息场所的机会。”
“嗯!真是真知灼见。”
“确实是。这个大公园的构想,获得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华盛顿·亚文格、乔治·班柯罗夫等作家的大力支持,逐渐发展成一个大活动。然后,布赖恩特又去市政府当局运作,要市政府停止持续往北延伸,留下一片广大的公园用地,也就是当时四十二街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岛的中央地带。”
“那要花很多钱吧?”
“一点也不,只要在地图上画出延伸线就可以了。因为当时那一带还是一片荒芜,也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就算有人住在那里,住的也大多是低所得者任意搭建的小屋。那里处处有沼泽和湿地,也到处都看得到垃圾,是一个既不干净又危险的地方,感觉上根本就不是适合市民休憩的场所。”
“原来如此。”
“比较起来,‘纽约计划’就困难多了,要在人家的院子里开马路,根本就像在赌命,市政府负责道路建设的人员,好几次被住户拿枪威胁。并不是只有太平洋岸那边的西部,才有为了土地而拿枪相向的事。”
“如果晚一点再进行收购公园用地的事,说不定就会发生战争了。”
“没错。一八五〇年代,如果想取得广大的公园用地,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偏僻一点的地点。”
“对好莱坞而言,他们就少了一部拍成西部电影的题材了。”洁说。
我点头,继续说:“是的。总之,当时的市政府当局在确保这块公园用地后,便悬赏两千美金,征求这个市民公园的设计案。最后获得这项奖金的,是由园林设计师弗来迪利克·洛·欧姆斯狄德,与卡尔法特·弗克斯共同提出的设计案,而整顿这片广大公园用地的工人以这里的失业爱尔兰系移民为主,当时动用了三千名工人和四百匹马,来进行整地作业。”
“是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公园的工程?”
“一八五七年。当时运来了可以铺出数千平方公里,或是三十八立方公里的泥土。不仅用泥土填平地面,沼泽地区也进行了排水的工程,又种植了无数的树木,此外还修路、造桥,好不容易才完成了你现在所看到的公园基础。”
“工程时间很长吧?”
“花了十六年的时间。为了这个公园而新做的水道,长达十二英里以上,而下水管则长达六十英里以上。”
“哗!”
“比建设一个市街更费工夫。欧姆斯狄德和弗克斯是十九世纪非常受欢迎的‘大自然模型师’,他们采用将人工性的要素与自然般的景观相融和的造园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接近大自然、没有经过设计的岩石堆。不过,这并不是他们堆放的岩石堆,而是这里本来就是岩石堆。这个公园不但腹地广阔,四季的风景也有丰富的变化性,并不是管理单位容易掌控的地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岛田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