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40)

2025-10-09 评论

    说到这里,她拿起《动物考古学》翻过大约三分之二的页数,说:
    “这是中新世——约二千万年前——在北美大陆生息过的两种反刍动物。右边的叫希恩特肯拉斯,左边的是克拉尼奥肯拉斯。确实生有独立的单角,尽管是三角形。”
    我接过书,看着上面的图片。希恩特肯拉斯类似小型马和鹿合二为一的动物,额头有两只牛角样的角,鼻前则生出一只尖端呈Y字形的长角。克拉尼奥肯拉斯的头部则比希恩特肯拉斯略微圆些,额头有两只鹿角样的角,另有一只弯弯长长的尖角折往身后探出。二者都给人以奇异之感。
    “问题是,这些角为奇数的动物,终归全部消失殆尽。”说着,她从我手里拿过书,继续道:“就哺乳类这一分野而言,角为单只或奇数的动物是极为稀罕的存在。结合进化的过程来看,这属于一种畸形。换言之,不妨称之为进化途中的孤儿。即使不局限于哺乳类——例如生有三只角的巨犬恐怕倒是有过——这种存在也是非常例外的。这是因为,角乃攻击力高度集中的武器,无需三只。举个浅近的例子,比如肉叉,若有三只分又势必增加阻力,扎起来费时费事。而且,若其中一只碰上硬东西,在力学上就将产生三只无法同时触及物体的可能性。
    “此外,在同复数敌人争斗的情况下,若是三只角,就很难准确扎中一个拔出后再扎另一个。”
    “阻力大自然花时间。”我说。
    “一点不错。”她把三只手指竖在我胸口上,“这是多角兽的弱点。命题一:多角兽的角功能逊于双角兽或独角兽。下面分析独角兽的弱点。不,恐怕最好还是先简单说明一下双角兽的必然性。双角兽的有利之点,首先来自动物身体的左右对称。所有动物的行动模式都取决于左右平衡的控制,即取决于力量的一分为二。小至鼻孔有两个,口也是左右对称,实质上也就是一分为二地发挥功能。肚脐倒是只有一个,但那是退化器官。”
    “阳物呢?”我问。
    “阳物和阴物合起为一对,就像面包卷和香肠。”
    “那倒也是。”果然言之有理。
    “最重要的莫过于眼睛。无论攻击还是防御都要靠眼睛发挥控制塔的作用。因此,角紧贴眼睛而生是最为合理的。犀牛便是好例子。犀牛在原理上是独角兽,但它严重近视,而这又起因于独角。就是说形同残废。犀牛之所以在有如此弱点的情况下得以传宗接代,是因为它是食草兽,且全身覆有坚硬的皮甲。这样,几乎没有防御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形体上犀牛也同三角恐龙相差无多。可是独角兽不属于这一系列,至少在图片上找不到。身上也没有皮甲,全然……怎么说好呢……”
    “没有武装。”我说。
    “正是。在防御这点上同鹿差不多。况且近视,这是致命点。哪怕嗅觉和听觉再发达,在被堵住退路时也一筹莫展。所以,袭击独角兽同用高效散弹打飞不起来的鸭子是一回事。此外,独角的另一弱点,就是一受伤就是致命的。总之,就跟不带备用轮胎而横穿撒哈拉沙漠一个样。意思可明白?”
    “明白。”
    “独角还有一个弱点——很难用力。这点只要比较一下前齿和后齿就不难理解。后齿比前齿容易用力,是吧?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力量平衡问题。末端重,越往那里用力整体就越稳定。怎么样?这回该明白独角兽是相当严重的残次商品了吧?”
    “明明白白。”我说,“你解释得非常妙。”
    她莞尔一笑,手指摸着我的胸口。“不过,不仅仅如此。从理论上考虑,独角兽免于灭绝的可能性只有一种。这是至为重要之点。可猜得出来?”
    我双手在胸口合拢,沉思了一两分钟。结论只有一个。
    “没有天敌。”我说。
    “正确。”说着,她吻了一下我的唇。“那么你假设一种没有天敌的状况。”
    “首先要将活动场所隔绝开来,以防其他动物侵入。”我说,“譬如该地块像柯南道尔《失去的世界》里那样高高隆起,或深深下陷,或者如外围山那样用高墙团团围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