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25)

2025-10-09 评论

    所谓漕运业者,即运送业者。从淮南以南,多是水路,这个行业的人实际上就是水夫集团。他们将顾客委托的物资,运至远地,正确送到指定的对象手中。如果没有送到,下一次就做不到生意了,因此最重要的是信用。
    当时佛教信徒仍属少数,但信徒之间有很深的联系。只要是必须讲求信用的事,他们之间绝无问题。换句话说,漕运的工作已非他们莫属。
    笮融透过陶谦负责漕运的事,知道有这么奇特的集团存在。
    “要是能掌握这批人,就可以好好干一番事业……”
    而掌握他们的最好方法,便是自己成为浮屠的信徒。为成为佛教信徒,笮融的做法可谓大手笔:造寺、造像、普度(祭饿鬼)等,规模都很大。而这一切都为了宣告大家:我是浮屠的信徒,我做了这么样的事,当然浮屠信徒的领袖就非我莫属了。
    信徒们很淳朴地相信笮融,跟随他到现在,他们一直相信他们作战、流血是为了佛法。笮融一再背信的行为只是对付外面的人,对里面的人想必说是“为了佛法”。不过,再怎么淳朴的信徒多少应该会觉得奇怪。水夫和他们的家人大多行过船,见识比一般人广,不会任由他一直欺瞒下去。
    “笮融杀了赵昱、薛礼、朱皓……这些和他无冤无仇、甚至有恩的人,浮屠徒众可能已经开始怀疑了。”孔明说。
    “接下去啊。”叔父催他快说。
    “一旦知道笮融不是真正的信徒,他的部众中最强大的部队可能会群起而背叛他。我想许先生被我们认为是奇术的那番话,可能和此事有关吧。”
    “原来如此。许先生为揭开笮融的假面具,才研读浮屠的经典……浮屠的教义是如此这般,因此笮融不是你们的兄弟,不是信徒,所以不是领袖……要是能说服他们相信这一点,那他的奇术就应验了?”
    诸葛玄盯着侄儿的眼睛说道。他自己都还搞不清楚的事情,十五岁的少年居然能勾勒出鲜明的轮廓,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诸葛玄再度为孔明非凡的才能吃惊。
    三
    笮融是细心的人,知道浮屠徒众的动向足以制自己于死命,他也料准三次背信杀人的行为可能会动摇他们的信任。
    盘踞江南,独霸一方,这是笮融的一大野心。
    在笮融担任陶谦的经济官僚时,经常聚集庞大的物资,将之运送到徐州,偶尔想到:“陶谦当徐州刺史威服天下,还不是因为有我为他生财?”
    想了又想,忽然有个念头一闪而过:“我也可以独当一面啊。”
    这个念头在心中浮现的次数日益频繁,而随着陶谦陷入苦境,笮融自立门户遂成为现实的行动。
    笮融并非时机成熟才独立的。陶谦被敌人曹*得走投无路,才施苦肉计引进刘备。后来,陶谦卧病在床,刘备自然成为徐州之主。也因此,刘备必须和曹操对决。徐州顿时沦为战乱之巷。——在袁绍、袁术、刘表等群雄唾手可得的地域,是容不得其他势力存活的。
    “到江南去吧。”
    笮融出生江南丹阳郡,自然会想到要盘踞江南,何况江南又无大势力存在。孙策也做如是的想法,得到主子袁术的谅解之后,便执意迁徙江南。这之外,曹操所派遣的朱皓,和刘表所任命的诸葛玄,两者皆非武将。
    当时的孙策,只是袁术麾下的一名年轻部将,正要迈开独立的第一步,他可是拥有兵力的武将,只不过兵力并不强。扬州刺史刘繇也为躲避袁术的武力而迁往江南,他虽名门出身,兵力却不够强大。这一干人可谓半斤八两。笮融则因统率可信赖的浮屠徒众,而显得略占上风,他所欠缺的是名门出身的美誉。
    屈身作揖对笮融并不算什么,他已经习惯了。他先屈就于刘繇,投入其麾下。因为最后最管用的是兵力,所以他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只要能增加、蓄养兵力即可。而增加兵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杀掉军队的主子,夺取其兵力。他重复干了三次。
    笮融也想过,身为领袖,背信行为会动摇浮屠徒众的信赖,但为了换取大利益,只好牺牲小利益。
    “简直是卖命走钢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