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见过的年轻女子,几乎只有自己的姐姐而已,因此,面对绶,孔明相当恭谨。
“家父未曾提及公子有才、无才的事,只说公子个子稍高。”
“哦……”孔明未料她会如此说。
“家父不会向奴家提无才男子的姓名,只不过提到身高的事。奴家心想对方必定一表人才,所以也乐意拜会。”绶并不讳言。
“隆中的寒舍相当鄙陋。”孔明说。
“奴家什么地方都住得惯。”
如此简单的对答算是求婚和定情。
孔明在襄阳是诸葛家的家长。父亲已过世,继母又远在江南哥哥处。除了嫁给庞山民的姐姐之外,在当地也没有交谈对象。他到姐姐那儿,告诉她这件亲事。
“本来这件事就是我拜托崔先生的。”姐姐说。
孔明将绶迎娶进隆中家里时,天下此刻正注视着曹操和袁绍的对决,胜者将成为天下霸主。虽然每个人心里都这么认为,可是在荆州谈这件事多少必须谨慎才行。因为当代大英雄,乃曹操、袁绍和刘表三人也。荆州主君刘表目前仍保持中立。
“他们二人两败俱伤的话,接下来就是我方天下了。”
虽然荆州有人如此称许刘表的选择,但也有人忧心表示:“当前的战争,打胜的一方会膨胀。如果膨胀了一大圈,我们这块丰饶的荆州必然会成为觊觎的目标。”
“应该选择一方才对。”抱持这种意见的也大有人在。
刘表也不是没考虑过,韩嵩、刘先等幕僚便建议靠向曹操这一方。真要问刘表喜欢哪一方,他毋宁选择同样是出身名门的袁绍。不过,乱世主君可不能受个人喜好左右。
刘表阵营大将蒯越也进言,应该与曹操通好,如此才属上策。因为中原的曹操距荆州较近,可以立即挥兵转向,前来攻击。对于这种棘手的对手只能通好。袁绍则在冀州,距离太远,器量也不如曹操,即使为敌也不是什么可怕的对手。
鉴于蒯越的进言,刘表遂派遣韩嵩去侦察曹操阵营。韩嵩回来,对曹操极为推崇,还表示即使“遣子入质”(以子为人质),也值得与曹操结盟。刘表听了,对韩嵩起疑心,怀疑他可能向曹操倒戈,策划某些有利于曹操的阴谋。刘表愈想愈不对劲,想杀掉韩嵩,因为妻子蔡氏的劝止,才打消念头。刘表夫人蔡氏,正是孔明岳母的妹妹。
(刘)表外貌虽儒雅,但心多疑忌。
《三国志·刘表传》中有以上的字眼。
状况一旦复杂,疑心重的人往往无以决断。面临曹操和袁绍的对决,刘表之所以采取中立,并非他认为这是上策,只不过因为无法决定应该靠向曹、袁中的哪一方。
就在天下屏息观望两雄对决之际,曹操却突然攻击刘备。
“要与主公争天下的人是袁绍。现在袁绍正要逼近,为什么主公却要攻击东方的刘备呢?假如袁绍从背后来袭的话,情况不就严重了?”
诸将如此反对。曹操却说:“刘备是人杰。现在不击灭他,将来必定会成为强大的势力,构成我方的忧患。”
于是,曹操依照原计划,朝徐州刘备军进兵。
此等大事必然在帷幄之内秘密商议,为什么会泄露出来呢?也许是有人凭想象说得绘声绘影,但不管怎么说,荆州士大夫阶级每个人都听到这件事。
“曹操的幕僚应该口风很紧,不至于从帷幄内部泄露出来。”崔州平低头说。
“不,这可能是谁猜测的,不过,事实大概也是如此。”徐庶说。
“孔明你觉得呢?”崔州平问孔明。
“这不是谁猜测的问题,而是谁都会这样猜测。曹公舍弃当面敌人袁公,而去攻打刘公,除这个理由之外,想不出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孔明回答。
“我还听到其他的说法,”徐庶说,“听说提出要攻击刘备的不是曹公本人,而是郭嘉。”
“这倒是第一次听到。我只听说曹公久攻吕布不下,有意退兵,结果被郭嘉劝止。”崔州平倾身说。
“据说郭嘉判定袁绍行动较缓,而且猜疑心强,在担心背后受敌的情况下,应该不会迅速采取行动。”徐庶说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