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21)

2025-10-09 评论

    惧怕死亡是人类的本能,只是,始皇帝在惧怕死的程度上特别异常。
    ——死亡。
    他绝对不准家臣在他面前说这句话。这在始皇帝面前是“禁语”。即使禀报有关死刑事宜,也不得使用“死”字,而必须改说“执刑”。
    于巡行前年,东郡曾有一块巨大陨石掉落。后来,有人在陨石之上刻了“始皇死而地分”六个字。
    这是“始皇帝即将死亡,而其领土将被分割”的预言。
    听到这件事时,始皇帝当然怒不可遏。
    他立刻命令御史(检察官)着手调查。但始终查不出刻这些文字的人。始皇帝于是下令杀尽该地住民,并且将陨石捣毁。
    在芝罘射杀大鱼后,始皇帝又西行,返回国都咸阳。
    龙体这时已经违和。来到齐郡平原县时,始皇帝病倒了。
    史书未明载病名。
    他原本就是蒲柳之质的人。这样的人统一天下,且多次巡行广大国土,身体上的负荷可谓相当吃重。
    我不想死!始皇帝拼命挣扎。
    但他知道得很清楚,自己的体力正与日衰退。
    我是完成空前大事业的人!过去从未有人寻觅到的长生不老仙药,同样要由我得手!在这之前,我绝不愿意死!……徐福那个家伙到底在干什么?想到这里,他已有些意识恍惚。
    恢复意识时,原本意志甚为坚强的始皇帝,精神变得相当沮丧。
    我是不是大限已至?他在心里如此揣想。
    ——始皇恶言死。
    这样的他,过去当然想都没有想过死后之事。我是否该为身后之事有所安排?病情愈来愈趋严重。我该以谁为继位者呢?——他在朦胧意识中开始思量。
    倘若天下已经安定,就算是头脑不甚灵光的末子胡亥,只要有优秀辅佐人,勉强还能负起统治大任。但天下还在动荡不定。面对此一局面,接棒者除了一切表现稳重的长子扶苏外,绝不做第二人想。
    “朕要志玺书……”
    始皇帝遂决定写遗书。这件事情非在自己尚有些许气力之时完成不可。“与丧会咸阳而葬。”此句中的“丧”指的是遗骸。
    这是写给扶苏的遗书。扶苏此刻正与蒙恬将军同在上郡。遗书命令扶苏立即返回咸阳,奉迎皇帝遗骸,并且主持大葬。
    主持父亲之葬仪者为继承人——这是当时的习惯。
    也就是说,始皇帝指名长子扶苏为二世皇帝。
    七月丙寅日,始皇帝于沙丘宫平台殁故。
    巨星终于陨落了。
    遗书立即被改写。这件事情在李斯和赵高的共同策划下完成。“立胡亥为皇太子”是他们伪造的遗书内容,由于玉玺在赵高手中,所以技术上毫无困难。

    始皇帝遗书妥善密封后,存放中车府令赵高手中。这封遗书必须送交给正在上郡的扶苏。而他却环抱双臂,默然思考着。
    赵高曾经是始皇帝末子胡亥的家庭教师。
    始皇帝留有遗书之事,只有丞相李斯和赵高两人知道。
    “皇上果然舍溺爱之子而择稳重之子了。”李斯就遗书内容说出他的感想。
    “丞相大人,”赵高压低声音说,“您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经纶之才吗?您不想操纵天下于手中吗?”
    “先皇已让我充分发挥了。”李斯答道。
    赵高盯着李斯的眼睛道:“这一点我知道,但您过去的一切不都是奉旨行事吗?所有的计划都由先皇提出,您只是负责执行而已,不是这样吗?以前有过出自于您策动的计划吗?”
    “多少有过……”李斯含糊其辞地说。
    “或许有过一些,但不是少之又少吗?”
    “可以这么说……”
    奉旨行事而已——这样的话当然有损丞相的自尊心。
    猛然发现宦官赵高的眼睛正紧盯着自己不放。
    “您难道不想一切由自己做主?您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吗?”赵高紧追不舍地询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