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悠悠馆(32)

2025-10-09 评论

    策太郎没有看过文保泰睡觉的姿式,假定像抽鸦片烟那样侧身而卧,有一个肩膀是朝下的……在这种情况下,从天窗投掷凶器,不就形成斜刺了吗?
    “你说的‘不过’是指什么?”那须责问道。
    “不是别的,我忽然想起,那个老头子能否睡成大字形呢?……”
    “你是不是说,他不可能睡成大字形?”
    “哎……凭直觉,我似乎觉得有些……那种睡姿似乎是不适合他。这不过是感觉而已。”
    “不,爬上屋顶就会明白的。等巡瞥来了,咱们首先建议他们到屋顶去调查吧……嗯。看来,从天窗投掷凶器的推断似乎不大合理吧……不,也并非不可能。说不定仰天而卧的文保泰在肩膀上被刺了以后立刻爬起来……嗯,是啊。当时他扶着石碑,然而就在此时,他已精疲力尽了……”
    那须正在说话,背后传来了清脆的声音:“土井先生!”
    回头一看,原来是芳兰,她站在悠悠馆门前挥着一只手招呼他们。
    策太郎站了起来。
    “大夫讲有话对您说。请您来一下。”芳兰说。
    “好。我马上就去。”
    于是,策太郎又向悠悠馆走去,那须也跟在后面。
    到了悠悠馆,医生正在门旁等着呢。他见到策太郎,小心翼翼地取下金丝眼镜。
    “想拜托您一件事。您到外国医院请位大夹来好吗?”医生说。
    “嗯?”
    策太郎感到有些惊讶。
    他并不是因为让他去请外国医生而感到吃惊,而是由于这位医生能讲一口流利的日本话。
    “哎呀,哎呀,这个……”医生苦笑着说:
    “我曾在东京留过学。当时,我把长辫子盘起来塞进学生帽里。我的头顶就像是撑着小帐篷似的……那是过去的事了。我用日语和您讲话,是为了不让旁人知道。这样做会方便些……”
    “为什么要到外国医院请大夫?”
    “有些事必须调查清楚……这儿的主人不是内出血死的。而且,凶器没有刺中要害,伤口也不深。”
    “那么?”
    “我想是不是利刃上涂上毒药了?……不,在投有调查清楚之前,傲大夫的也很难下结论。我只是推测罢了……说不定是涂上了一种“辽鸟头”【注】的有毒药物……化验才行。不过,我这儿没有那种设备和材料。您明白吗?”
    【注】辽鸟头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过去有人用此制造毒箭,也可药用,制成镇痛剂——译者注
    策太郎点了点头,在他后面的那须也点了一下头。

    以前那须启吾常说,北京金鱼胡同有两个那公馆。
    第一个那公馆是指清朝外务部尚书、外务部会办大臣兼步军统领那桐的府邸。
    另一个那公馆,就是那须的住所。那须启吾姓名的第一个字也是‘那’字,他就诙谐地称自己的住处为“那公馆”。不过这个那公馆只是一间极其简陋的租房罢了。
    据《顺天府志》等史料记载,很久以前金鱼胡同也曾叫作金银胡同。据说,往昔此处有魏骑营、军械库等。直至今日,这条胡同附近还有个称作校尉营的地方。校尉营的东边是陆军将校的办公处,之后乃成为北京警卫司令部,金鱼胡同位于紫禁城附近。清廷文武官员的住宅多设在此处。同时,金鱼胡同离外国使馆区东交民巷也比较近,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也不少,尤其是日本人。这条胡同是东西走向,南北两侧的住房将胡同夹在中间,南侧住宅多属那公馆。那公馆旁边有座花园,当地居民称为“那家花园”。
    那公馆的主人那桐,字琴轩。
    他是满族中以最勇敢善战闻名的叶赫那拉氏的后代。至于那桐本人,与其说他勇敢,英若说他足智多谋。这也许是对他的过分赞扬。实际上,他是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著称于世的。
    义和团事件发生后,他被起用处理善后问题,这便为他的飞黄腾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前,他踏入仕途已三年,却无多大名气和地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