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悠悠馆(4)

2025-10-09 评论

    “谁说没有关系?他是和政治有密切关系的人哪!你当然不了解了。”
    于是,那须启吾将文保泰与清朝政界人物的关系向策太郎详加说明。
    据说,文保泰是一个深知中国政界动向的重要人物,他被人们称为清政府的“政界之窗”。
    清廷腐败无能,贿赂成风,已属公开的秘密。行贿之后,就更加便于了解其政治的变化。
    虽说人们在明日张胆地进行收买行贿,可是那些高级官吏及一流政客毕竟尚不敢公开露骨地受贿,因此,便自然而然地设置一种类似代办受贿行贿的机构。
    例如甲有求于袁世凯,乙有求于荣禄,行贿前,他们各自与该机构商谈,该机构则按照所求之事的性质,分别指出大概应当拿出多少钱,然后行贿者便按其意图进行交易。
    “唉!我真是一点也不知道。”策太郎听了那须启吾的说明后,叹了口气说道。
    至于文保泰呢?表面看来,他只是热心书画古董面且有高超的取拓本技术;除此之外,他似乎对什么也不关心。
    “人类社会都有其内在的一面,尤其是大清国,从表面看,是难以捉摸其真相的。”
    那须启吾摆出老前辈的架子说。对策太郎说来,那须确实是前辈,他就读外国语学校,要比策太郎早一些。
    “照这么说……”策太郎自言自语地嘟囔着。
    这时,他想起了两年前回国时的事:当时文保泰买下了自家邻近的土地,打算建立新居。文保泰乃素封之家,父亲留给他的财产大概不少吧,他就用那笔款子买土地建房屋,这是不足为奇的。
    那须启吾听到策太郎嘟嘟囔囔,于是问道:“怎么啦?你说什么?”
    “不,没什么……只不过是我想起了前年从北京回国时,文保泰正在盖房子的事。当然,估计现在已经盖好了吧。”
    “咽。是美好了。还取了个装饰门面的名字,叫作‘悠悠馆’。”
    “悠悠馆?”棒槌学堂·出品
    “之所以取名悠悠馆,乃表示悠然自得之意……”
    “啊!是这样!这么说,那座房子是他的工作场所了?”
    策太郎回想起上次回国前,到文家去辞行的情景:当时,这座房子才刚刚着手打地基。文保泰在工地现场兴高采烈地指手画脚,谈论着他的计划:
    “还要在后院另建一栋房子,我把它作为工作场所……”
    他所说的工作场所,当然是取拓本的地方了。
    文保泰并非以取拓本为生,将那栋房子取名为悠悠馆也确实恰如其分。
    “文保泰与政界要人来往频繁,简直成了头面人物。据我了解,他与庆亲王特别亲近。说不定可以从他那儿得到重要的情报。过去你在北京和他相处时,他很喜欢你。希望你能担当起和文保泰联系的角色……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事要你去做。首先,你必须进一步设法取得文保泰的好感和信任。”那须启吾说。
    策太郎从那须的住宅出来,漫无目的地信步而行。
    当他下决心到北京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便不时地出现一位年青美貌的女性的倩影。
    这就是名叫王丽英的中国女郎。她热心妇女教育,尤其喜爱美术,曾到日本求学,就读于东京女子师范学校。
    策太郎回日本后,曾利用业余时间担任过汉语讲习会的讲师。在汉语讲习会会场经王丽英的介绍,他还结识了一个名叫李涛的清朝留日的男青年。那时,李涛在该讲习会担任会话教师。
    在日本时,策太郎和王丽英曾有过多次相会,王丽英旅居日本期间总是穿和服,并且外罩一件带折子的宽大的和服裙。
    “为什么您不穿本国服装呢?我觉得中国服装是很有魅力的。”
    有时,策太郎这么问她。每当此时,她的表情总有些不大自然:
    “您说的是旗袍吧。那种衣服是满族服装,原非汉族的传统服装,我想,这一点您是了解的。日本的服装源于中国,我喜欢穿日本服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