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39)

2025-10-09 评论

    朱仙镇之役,金国将军王镇、崔庆、韩常等人率领部下归降。岳飞当然大为高兴,因而召集部将痛饮,连连干杯时还高喊:“直捣黄龙府!”黄龙府乃辽东开元城的所在地,是金国重要根据地之一。岳家军不但要收复失地,还准备攻入敌阵,消灭金国,意气昂扬的程度可想而知。
    不久,岳飞着手整军,准备攻打逃入开封的宗弼。听到这个讯息时,秦桧蹙着眉头道:“千万不能让岳飞如此做。这无异是砸锅行为。”金国上层的意见倾向媾和——秦桧通过来自各方面的情报知道这一点。虽然两国还在交战,但媾和的时机已经成熟,他深信这一点。
    南宋军获胜会使媾和条件有利,所以应该欢迎才对。但如果南宋军连连奏捷,这也不好。秦桧将两国战力比较后认为,金国依然略胜一筹。
    南宋军连战连胜,而岳飞将军得意忘形地直捣敌国内部,这有可能引起金国的激烈反弹。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媾和气氛,很有可能因此功亏一篑。
    “除非命令岳家军后退,不然,与金之媾和绝对没有指望。先皇灵柩以及太后、皇后也因此而永无归期。我们可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吗?”秦桧提出的方案是,由高宗以勅命下令岳家军后退。
    “好,朕就发下勅命吧!”一提到母亲和妻子,高宗就变得六神无主。阻碍自己与母亲和妻子重逢的人,无论如何都非铲除不可。
    “请皇上赐给金牌。”
    “可以。”
    传达勅命时使用漆金文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命令。这叫作金牌。违背这样的命令,会被处以叛逆罪。
    虽然勅命重如山,但这样的好机会绝不能坐失。——秦桧早就料到岳飞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岳飞很有可能不会因一道金牌而立刻退兵。因此,秦桧央请高宗,以快马连续发出多道金牌。结果,一天内发出快马达十二次之多。这是所谓的“日奉十二金牌”。在这个情形之下,岳飞当然无法挥军前进。
    “十年之功,废于一日!”岳飞再三向东方遥拜,流着悲愤的眼泪喊道。岳飞不得已退兵后,因愤慨不已而辞职。这对秦桧来说是正中下怀之事。
    对秦桧而言,操纵率直行事的武将并非难事。实际上,他在各方面已有所部署。如前所述,宋国的传统是由文官统御军队,但由于与金交战而军队归武将掌握。这无异是为军阀催生。许多文官对这一点颇为反感。秦桧在这批人的协助之下,着手于消灭军阀。换言之,这是将被数名武将私有化的军队,由朝廷——实际上是他自己——夺回。这也可以说是将地方军阀编入中央军。
    如此一来,纵然是如岳飞这等有力的武将,也无法擅自动用军队,因而不可能妨碍媾和工作。心思缜密的秦桧,为要使军阀解体,刻意酿成军阀间的不和。岳飞年仅三十就被任命为节度使时,其余军阀——韩世忠以及张俊等人——内心当然甚为不快。
    他们因多年军功好不容易得到的爵位,后辈岳飞却轻易获得——这是他们感觉怏然的原因。接着,秦桧邀请三名军阀到杭州。这三个人听到此次邀请为的是要论功行赏,就全都赶到。韩世忠和张俊被任命为枢密院使(与宰相同格),岳飞被任命枢密副使。这会儿,轮到受较差待遇的岳飞感觉不愉快了。秦桧利用武将微妙的功名心,使军阀间产生不和,为达成军队中央化的目的铺路。

    岳飞被处刑是绍兴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和议于同月成立。这是屈辱性和议,南宋以“臣”对金自称。以和议使节身份被派遣金国的,正是当初奉命对岳飞进行调查、后来被更换的何铸。
    听到岳飞即将攻打开封,金国总司令宗弼因而准备向北方撤退。正在这个时候,宗弼接到下面这个情报:岳飞军正在撤退。
    岳飞是日奉十二道金牌,在极端不甘心的状态下撤退的。
    “我这是捡回了一条命。”宗弼对左右幕僚如此说。
    岳飞实在不甘心到极点。他决定辞官退隐鄂州(湖北武昌)。但对他十分仰慕的部下,拒绝被解散或改编为中央军,他们依然以“岳家军”身份随侍在岳飞身边。
    对秦桧而言,岳飞令他感觉芒刺在背。反对媾和的人,有围绕在岳飞身边造成巨大势力之虞。岳飞是年轻而富于魅力的人。偏偏媾和论有很大的弱点,被攻击时实在苦于辩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